本报讯 近日,《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最早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7可能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这项研究对英国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的200多万份社区检测结果和逾1.7万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这对研究新冠疫情的走向及其遏制措施具有启示意义。
B.1.1.7变异株最早于2020年9月在英国被发现,目前已扩散到多个国家。已有研究发现,该变异株的传染性比已有变异株更强,但它对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影响一直不确定。
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Nicholas Davies和同事分析了英国从2020年9月1日到2021年2月14日的2245263例新冠病毒阳性社区检测结果和17452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1146534例社区检测(51%)可以通过B.1.1.7变异株的刺突基因突变辨别其是否存在,若存在,则会导致该基因在新冠病毒特定诊断检测中的结果为阴性(被称为刺突基因靶向失败)。
研究人员利用4945例死亡病例数据进行估算后发现,在出现刺突基因靶向失败的检测中,当调整了年龄、性别、族裔这些因素后,这些人的死亡风险比感染了其他已有变异株者高了55%。这与55岁至69岁男性在检测到变异株后28天内的绝对死亡风险会从0.6%上升到0.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研究人员指出,其他一些流行的新冠病毒谱系也可能导致检测出现刺突基因靶向失败。因此,他们利用一种建模方法纠正了对潜在变异株的错误分类,并估算出与B.1.1.7变异株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了61%。(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