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牛奶外泌体用于靶向载药

本报讯(记者王方)牛奶作为大规模生产外泌体的来源,不仅产量丰富,而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高生物相容性;作为载药体系,牛奶外泌体还有望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刚龙与教授吴志猛合作,在以牛奶外泌体作为载体用于靶向载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

研究人员对分离的牛奶外泌体分两步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不同衍生化的方法对牛奶外泌体的N—糖、O—糖及乳清中的游离糖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51种糖链结构,并以此建立一个糖库用于糖蛋白组学匹配;随后利用实验室开发的一步法富集糖肽和位点特异性完整糖肽分析技术,将牛奶外泌体的糖肽及非糖肽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基于生物质谱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技术,对糖链及肽段进行检测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牛奶外泌体中岩藻糖修饰和唾液酸修饰在丰度及多样性方面占主导地位,另有3种N—糖仅存在于牛奶外泌体中,可以作为牛奶外泌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该研究还首次发现了一些新型糖蛋白及糖基化修饰,并为后续研究以牛奶外泌体为载体的靶向药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0c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