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系统应尽量不用有机肥

本报讯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在渔业水域微生态环境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在《环境污染》在线发表。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迅速,特别是稻田—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的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了一类重要的渔业水域生境类型。

该研究分别从水稻田、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系统和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进行样品采集,研究其中的抗性基因及抗生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来自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有机肥。通过溯源分析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系统和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系统中抗性基因在水、沉积物、克氏原螯虾肠道间的迁移状况,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沉积物主要表现为抗性基因的“汇”,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系统中水主要表现为抗性基因的“源”。

综合以上结果,无论是克氏原螯虾池塘单养模式还是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模式,系统中的抗性基因不是来源于养殖过程,而是来源于外部环境。提示应该注意农业生产对系统抗性基因的可能影响,特别是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系统尽量不要使用有机肥。(张晴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1.117144

《中国科学报》 (2021-07-06 第3版 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