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健康影响鸟类产卵时间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本报讯 近日,刊登于《自然—气候变化》的一项研究指出,对气候变化导致大山雀产卵时间改变的详细记录反映出种群内显著的小范围空间尺度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附近栎树的健康状态相关。

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春天提前到来,迫使动植物种群不得不改变生活事件(如繁殖)的发生时间,以免错过最适宜的条件。大山雀在一条经过充分研究的食物链中,这些鸣禽以毛虫为食,而后者又以新长出的栎树叶为食。更温暖的春天与这3种生物生活事件的提前发生有关。但这种时间上的提前在鸟类中发生得最慢,使其置身于与食物来源不同步的风险之中。

英国牛津大学的Charlotte Regan和同事利用了逾1.3万只大山雀的繁殖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在牛津郡一个385公顷的林地上开展的60年(1961年~2020年)研究。作者发现,大山雀的产卵时间存在小范围空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种群水平的分析中是看不出来的。虽然整个种群的产卵日期在研究期间平均提前了16.2天,但单个巢箱(共964个)水平上的雌鸟产卵日期差异巨大,提前时间从7.5天到25.6天不等。

此外,产卵日期差异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是每个巢箱周围75米以内栎树的健康程度。比如,在被健康栎树包围的巢箱中繁殖的鸟,其每年产卵日期提前0.34天,而在被不健康栎树包围的巢箱中,雌鸟产卵日期平均每年提前0.25天。

该研究能帮人们从更小层面理解生物体在气候变化下的存活能力。作者认为,有必要以复杂的当地选择性因素为背景,评估生物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鲁亦)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1-01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