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面肝癌免疫图谱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教授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发表了肝癌免疫微环境异质性图谱,首次以单细胞精度系统揭示肝癌的免疫微环境分型,并深入解析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异质性及其促肿瘤机制。这些成果为肝癌乃至实体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

“该研究首次在肝癌领域实现了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百万数量级单细胞分析。如此大规模的数据量使得我们首次在单细胞精度定义了肝癌的免疫微环境系统分型。这一分型极大加深了我们对于肝癌免疫微环境的认知,对肝癌精准免疫诊疗意义重大。”论文通讯作者张泽民告诉《中国科学报》。

论文通讯作者张宁指出,他们运用临床样本与小鼠肝癌模型相结合的策略对中性粒细胞进行功能探究,不仅证明了物种之间中性粒细胞类群的保守性,更为开发基于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治疗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取得初步结果。研究成果预示,针对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干预,有望大幅增加免疫检查点有效治疗的患者人群。

研究者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百例肝癌临床样本进行了详细刻画,成功解析出肝癌免疫微环境的89个细胞亚群。这一研究首次发现了此前从未报道的11种中性粒细胞亚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全面的肝癌免疫图谱。

中性粒细胞是一类非常脆弱的细胞,先前的肝癌单细胞研究均未捕获到这一群细胞。本研究成功捕获到3万多个中性粒细胞,成功鉴定出6群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并发现两个中性粒细胞亚群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肿瘤生长。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400-x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