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出新型细胞免疫治疗设计方法

本报讯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王皞鹏课题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海涛团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实验室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课题组联手,针对脑胶质瘤、头颈肿瘤等实体瘤,开发出新型细胞免疫治疗设计方法,显著提升了肿瘤治疗效果。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

生理状态下T细胞可以识别消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但狡猾的肿瘤细胞可以隐藏躲避T细胞追踪。于是科学家给T细胞装上了可以识别肿瘤的“导航”,即嵌合型抗原受体(CAR),装上“导航”的CAR-T细胞可以精准找到肿瘤细胞。但目前CAR-T疗法还有许多缺陷,比如它在体内不能长时间存续,且容易出现疲劳耗竭的状态,导致肿瘤消除困难和反复发作。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即使没有肿瘤抗原的刺激,CAR-T细胞也会自发耗竭,这主要与其自发产生的一种持续基底信号有关。掌握CAR-T细胞基底信号的产生机制和调控方法,有望解决CAR-T细胞自发耗竭的难题。

“本研究首次发现CAR表面部分区域带有正电,由此产生的静电作用是CAR-T细胞基底信号发生的主要原因。”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陈健介绍说。

据此,研究团队开发了两种针对性的新型优化设计方法。第一种是提高CAR-T培养环境中的离子浓度,高浓度离子隔绝CAR之间的静电作用从而减弱基底信号,逆转CAR-T细胞的耗竭状态。另一种是基因改造优化CAR表面电荷分布,从根本上减弱基底信号进而使CAR-T细胞恢复功能,从而显著提升抗肿瘤能力。目前,该研究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3-00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