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与学龄儿童视力水平呈正相关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亚军课题组研究发现,城市绿地与学龄儿童视力水平呈正相关,与视力受损风险呈负相关。相关成果发表于《环境国际》。

“该研究是一项以中国大样本学龄儿童人群为对象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通讯作者陈亚军表示,该研究从2016学年开始对中国286801名学龄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

研究人员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来评估儿童所在家庭和学校周围的绿地水平,且基于小学生日常活动模式计算了活动场所时间加权平均值的综合绿地指数。另外,他们还选择空气污染、体力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和娱乐屏幕时间作为候选中介因素,以进一步探讨城市绿地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潜在作用路径。

研究发现,绿地面积越大,视力受损的风险越低,家庭、学校绿地暴露增加与视力损伤风险呈反向关系。此外,男孩和家庭收入低或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儿童,可能会从周围绿地中获得更多对视力的有益影响。中介分析表明,体力活动和娱乐屏幕时间可以部分解释这些有益关联,而空气污染和户外时间在这些关联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基于个体的近视预防措施,从城市规划和学校卫生的角度对社区和学校周围绿化建设进行优化提升,将会产生更高且更为长久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4.10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