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RNA剪刀”切割全过程

1月15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申恩志团队联合特聘研究员吴建平团队在《自然》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他们看清了“RNA剪刀”切割全过程,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即MILI蛋白)的结构以及它如何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

视网膜细胞将捕捉到的光线转为神经信号,大脑细胞接收信号后进行处理与理解,肌肉细胞让眼球转动、手部操作手机等动作成为可能,心脏细胞、红细胞等则负责保持你的营养与氧气供给……

为什么细胞们能够各司其职,不会发生混乱或者“越权”?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类“指挥官”——非编码小RNA,简称小RNA。它包括miRNA、siRNA、piRNA。前两种小RNA相关的科学发现已摘得了诺贝尔奖,申恩志团队的最新成果,则与人类最晚发现、相较最为陌生的第三种piRNA有关。

该研究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了小鼠PIWI蛋白MILI-piRNA结合不同长度靶标RNA的复合物结构。研究发现,MILI蛋白在引导-靶标配对过程中经历了“开放”“中间”和“锁定”三种构象状态的变化。而且,辅助因子GTSF1能帮助MILI从“中间”状态过渡到“锁定”状态,进而加速靶标RNA的切割过程。该研究不仅揭示了PIWI蛋白在靶标RNA切割中的动态构象变化,还为科研界理解PIWI-piRNA复合物如何通过协同作用完成高效靶向沉默提供了新的见解。(来源:中国科学报 温才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