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0亿+打造科研平台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诚聘英才

一、实验室简介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掌握材料,掌握未来”。值此高速发展之际,实验室面向全球科学家敞开怀抱,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共谋发展,共筑辉煌。

二、招聘领域

新能源材料、非晶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显微科学、交叉科学、高端仪器设备、功能陶瓷、人工智能赋能材料

三、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学术领军人才

① 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能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发展方向;

② 本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对本学科领域的学术进步或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国内外同行认可;

③ 主持并完成过国家级重要科技项目或等效项目;

④ 作为学术带头人,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具备组织和带领团队的能力,促进重大学术成果的产出;

⑤ 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

(二)青年骨干人才

① 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② 充足的科研经验,创新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能够提出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承担科研任务,促进科研产出;

③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四、人才待遇

①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

② 充分的团队建设支持:科研启动经费一事一议,并给予博士后、联合培养研究生名额;提供充足的办公用房和实验空间;

③ 住房保障:市里最高配套1000万购房补贴或完整产权的优惠住房1套;

④ 优秀的科研平台:耗资10亿+打造针对材料设计、制备、加工、表征、测量、模拟,建设系统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开放设备180+套;

⑤ 社保等福利待遇:按照东莞市最高标准购买六险一金,提供用餐补助;符合条件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可协助办理外籍来华工作居留许可,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

⑥ 其他配套:免费健身房、瑜伽课、休闲咖啡厅、通勤班车、年度体检、节日福利、工会活动等。

五、应聘材料

① 个人简历(请注明5-8篇代表作);

② 自荐信;

③ 研究/工作总结与计划,;

④ 两名同专业领域推荐人姓名、联系方式及推荐信;

⑤ 附件材料:护照/身份证复印件,任职证明,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发表学术成果目录(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获奖、专利证书复印件和成果转化情况证明材料,以及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⑥ 简历接收邮箱:hr@sslab.org.cn(邮件标题注明:高层次人才应聘+姓名+研究方向)

六、特别说明

上述岗位支持试聘试岗最长不超过6个月,给予海外人才充分的考察时间。试聘试岗期间,为海外人才及其随行家属提供定额补贴,用于访问期内生活保障、临时性住房安排、往返交通、医疗和意外保险、劳务费、有关税费等。

(一)补贴标准

① 对副教授(副研究员及相当于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和高端产业人才,给予本人每月2.5万元补贴,配偶和子女均可享受每人每月2万元补贴,每个家庭每月不超过6万元补贴;

② 对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给予本人每月2万元补贴,配偶和子女均可享受每人每月1.5万元补贴,每个家庭每月不超过5万元补贴;

③ 对急需紧缺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贴,不超过副教授(副研究员及相当于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

注:时间不足8天,不享受补贴;8-20天,按半个月予以补贴;21-35天,按1个月予以补贴;此后每超出1-15天,增加半个月补贴。补贴时长最长不超过6个月。

(二)申请条件

① QS、U.S.News、THE、ARWU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或者学科排名前200名的理工农医专业毕业生,重点引进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和博士后人才(原则上需连续2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② 世界知名科技企业的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高级研发人员等高端产业人才(原则上需连续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

③ 副教授(副研究员及相当于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原则上需连续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

④ 急需紧缺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原则上需连续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

注: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鼓励40岁以下青年人才申请。优先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新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已经入选国家或地方人才计划的海外人才,不得申请;同一名海外人才只可申请一次。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程老师、钟老师,+86-0769-89136734,zhongyuqing@sslab.org.cn

官网:https://www.sslab.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