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球鞋遭热炒涨价数十倍,受损的终是消费者

作者:丁 慧

国产球鞋火了。最近,国产球鞋成网友们追捧的对象,在球鞋二级交易市场,又兴起一股炒卖国产球鞋之风。

据媒体报道,某国产品牌球鞋发售价1499元,但在球鞋交易市场售价竟高达48889元,涨幅达31倍!另一款发售价为1699元的运动鞋,此时售价达 29999元,涨了近17倍。如此涨幅,不禁让人瞠目结舌。

球鞋二级市场,指的是买家与买家之间的球鞋交易市场,有二级市场就有炒作溢价的空间,价格、成交量这两项指标也成为一双球鞋“火不火”的风向标。球鞋涨价31倍,这与球鞋本身的产品价值被市场认可有关,但从中也可以看到——炒鞋市场已近乎疯狂。有相当一部分款式的国产球鞋在炒鞋商的炒作下,价格早已高于其价值,成了投资“标的”,而非一双“能穿”的球鞋。

炒鞋不是新鲜事,此前,关于因为炒鞋导致大幅度溢价的新闻也不少,但新闻的主角大都是国外品牌,如此大规模炒国产球鞋还是头一回。这与近日消费者青睐国产品牌的消费环境变动有直接关系。网友力捧国产球鞋,导致不少国产球鞋的热门款式早已售罄,市场中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涨价也在所难免,但翻5倍、10倍甚至31倍,早已背离价格规律。

“哪双款式有‘稀缺’价值就炒哪双”,炒鞋市场从来不缺合格的投资“标的”——大牌、联名、限量、配色变换、甚至品牌LOGO稍有变化,总之任何符合“稀缺”的因素都能成为“炒鞋”的标准。此次某些球鞋的价格早已是过度炒作的结果,此时购买,赚钱的还是炒鞋商和生产商,当泡沫退去,受损的最终还是消费者。

从品牌方的角度来看,自己家生产的鞋子被炒作,似乎是件好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市场对品牌的一种“认可”。但从国产球鞋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此时涨价囤货显得过于操之过急,炒鞋商也有抓住这次“国货崛起”的机遇进行收割韭菜的意味。

此时品牌方要在热度中保持冷静,看得更长远一些。一方面,品牌方要意识到很多球鞋的稀缺性实际上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限量”还是“复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自己说了算,此时不能任由炒鞋商人借由其产品割韭菜。否则,此时的名利泡沫,最终或许会带来更大的口碑伤害。

另一方面,品牌方也要在这次热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品牌效应,生产出设计、款式、配色、科技含量等都带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理念的产品,让品牌理念更深入消费者的心,地基打得牢,才能走得更长远。(丁 慧)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