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万卷书,还需知道万里路如何走

这两天,“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的话题在网上受到热议:有网友感慨自己未来就要进入社会,但对一些必备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却不够了解。也有人说很多东西都是进入社会,一下子逼迫自己去学的,甚至走了不少弯路。(9月28日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不少网友提出,大学课堂应向学生开设《成年人必备的社会常识课》,如怎么租房买房、如何开银行账户、纳税、贷款、养老金、社保、行政服务办理等实用类课程,相关讨论引发热议。

劳动合同该怎么看?异地求职如何看房租房?社保公积金怎么用?许多网友认为,这些问题都是成年人必须了解的常识,而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恰恰缺乏这份“基础常识”,在他们步入社会前,把这门课补上是合情合理的。也有反对的声音指出,这类常识课不必大费周折放在课堂上,自己多摸索几次就会掌握。

这并非是关于大学课程内容的首次热议。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烹饪、品红酒、推拿、骑摩托车、养宠物等通识课程百花齐放,陆续进入高校课堂。大学的学习内容越来越有“烟火气”,高校也越来越关注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身份过渡。因为当学子们走出“象牙塔”,很快就会意识到,生活并不只有高谈阔论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还有琐碎繁杂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诚然,大学教育普遍注重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健全学生人格,其培养计划着眼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教育的归宿,是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对口工作中得到应用,但是社保、生活缴费、租房买房、行政服务、贷款……这些一步入社会后就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却是大部分学生未曾了解过的。大多数人从“学生”到“大人”的身份转变是在摸索中前行的,这是大学的授课内容与生活常识存在一定脱节的体现,大学课程还应多多关注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面。

所以,在校内有规划地向学生普及一些社会常识,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进入社会后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学教育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联系。至于反对意见所提出的“多碰碰瓷就有经验了”,不妨想想,既然多数学子都有这样的需求,为何非要让他们遭受社会的“捶打”才能收获“血泪教训”呢?在大学课堂,如果能提前提供一些必备生活常识,让毕业生更从容地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何乐而不为呢?

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关,在大学的授课教育中,知识与常识理应兼得。毕竟,在校园中读完万卷书后,还需进入社会,再次踏上万里路。

来源:红网 刘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