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西交大推到“英语该不该取消”的极端

杨睿临(吉林大学)

据悉,9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发布通知,本科生院院务会研究决定,不再将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校外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这一举措在舆论中掀起轩然大波,有人将其当成一种教育风向,认为英语将会被逐出我们的教育体系,不断弱化其权重。

我认为,不要过度阐释西交大这一尝试,不要将其推到“英语该不该取消”的极端选择。站在“实用”角度理解这一政策,它给予了大学生更大的选择权,更注重兴趣导向,能推进课程搭配灵活化、课余时间自由化,让大学生得以享受更加个性化的定制学习方案,避免“千人一面”,使每个人都能在更有兴趣的领域“将擅长发挥到极致”,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夯实专业素养。

首先,在各人的发展中,各有优劣是难以避免的。取消英语考试成绩对毕业证、学位证的授予限制,更有利于不擅长外语交流的学生发展自我,有利于记忆思维较弱的学生提升水平,使他们得以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使他们得以走向专精,而不是沦为平庸。高标准的考研保研,则依然保留着四六级的要求,这就提供给学生了更多元的选择道路。

次之,该举措是顺时而动、应势而发的。在大学教育阶段,学习英语不应当是目的而应该是手段,学习外语的过程本质上是运用工具的过程。在各种人工智能日趋完善,各类翻译软件日益灵活的大背景下,通过各类测试来保证英文交流的必要性有所削减,将各类英语考试作为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的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再次,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已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降低学士学位、毕业证书对英语的依赖的同时,我们可以推进其他语言的教育资源分配,达成系统性、综合性的语言体系建设,培养更多涉猎多元语言的独特人才。摆脱某一种强势语言,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目标。

最后,在中文并不作为毕业证和学位证授予的必备条件时,外语却是必要因素,这种要求无疑是值得讨论的。西安交通大学此举切断了英语和学位证的必然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英语对大学的支配性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确证,有助于让更多的大学生回归母语和传统文化。正如人民时评所提到的:“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摆脱不必要的外语捆绑,把学习时间更多地留给母语,不正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的再继承、再提倡和再教育吗?”

但必须明确的是,该举措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重要性的下降。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载体时,承载着世界顶尖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英语,可以将更先进的技术转化成自有的科技水平,助力综合国力竞争,因此学好英语这件事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同时,该举措更不意味着与英语世界国家的“脱钩”。 “合则强,孤则弱”“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只有选择文明对话才能踏上坦途正道,只有深化交流互鉴才能推动文明发展。正如中国一直强调的,我们改革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不要过度阐释一所学校的某门外语在本科学习权重中的调整,给这种尝试多一点空间。

从小到大,从高考到大学,英语学习支配着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但是,“投入-产出”效果如何?对国际交流起到了多大作用?有人说,不学英语,农村孩子永远是农民。也有人说,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分量。我们对英语又爱又恨,西安交通大学这一举措,或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