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高消费现象频出,是“过于慈善”的资助方式在纵容

曾耀湘 (商洛学院)

近日,有网友在中山大学贴吧发帖称,该校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一名获助学金的特困学生用的是苹果系列四件套,而且还买了价值1517元王嘉尔演唱会门票。11月15日晚,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回应称:经核查,该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在核查中发现该生存在生活不节俭和过度消费的行为,现已终止其助学金发放。(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事件虽已得到处理,但关于贫困生补助的争议却远未结束。近年来,有关“贫困生”挥霍无度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这些曝光出来的案例中,有确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有伪造冒充的学生,但无一不呈现的一个共同点是,在助学金的使用这方面都相当阔绰。学校发放的助学金不像是对这些学生的救济和帮助,反倒成了他们出手阔绰的本钱之一。当下在贫困生补助层面所发生的现实似乎愈发偏离正常轨道,如何让贫困生补助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成了我们必须探讨的一个话题。

进入正题之前,必须先弄清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究竟是为了什么?从本质来看,它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避免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上学资金问题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从其根本任务来看,上进求学、立德树人是贫困生资助的最终指向。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楚认知之后,就很明朗地意识到,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既要筛除那些假冒伪装的学生,也要对那些接受资助的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约束并多加引导。

而就当下频频出现的“贫困生”负面新闻来看,很明显许多高校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时存在一些问题的。造成这般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譬如社区村镇在提供相关依据时把关不够严谨、学校贫困生认定机制的不完善、贫困生动态监督机制的缺失等等,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资助方式的不合理。无偿资助下的利益驱使致使助学金名额成了一些人眼里的“唐僧肉”,那些本身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获取这块“天降馅饼”利用各种规则漏洞来钻空子;而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因无偿资助萌生出“免费馅饼”的思想,仅想依赖学校的免费资助而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费用,从而弱化了自我努力程度,阻碍了自强独立人格的形成。

因此要想真正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就必须要具备科学的资助方式。揆诸世界,在美国,贫困生资助主要采取的是混合模式,贫困生通过“资助包”(即将每一位学生可能享受的资助进行整理汇总,并将能够提供的勤工俭学项目进行说明,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和其他劳动手段来获得奖助学金;在英国,贫困生资助主要采取的是收费加助学贷款的模式,助学奖金的提供形式有助学贷款、生活补助金、特别援助补贴、其他资助项目四种,学校和政府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发放或借贷,以此实现资助的精准化;在日本,贫困生资助不强调是国家政府的职责,而是主张学生贷款。贷款的发放对象是经过学业完成情况、学习能力等一系列筛查通过的学生,以此让高校充分的发挥教书育人、培养栋梁的作用。

这些国家采取的贫困生资助模式为我们改良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思路:把无偿资助变为混合资助,让贫困生资助从保障型朝着发展型方向转型。学校在开展资助管理工作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用助学贷款代替高额助学金;二是有节制的、带附加条件地发放助学金,比如必须完成一些义务劳动才能允许领取;三是在通过学费贷款、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好教育过程公平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受助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力度,如课外实践能力,消费理念,思想品德等。

作为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将贫困生资助落到实处和受助学生的心坎,学校还要为这项工作赋予特殊的人文关怀维度。贫穷给人的危害不仅在于物质上的匮乏,更在于对其心理的扭曲和摧残。这就要求学工办的老师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和人格,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自卑和抑郁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引导和帮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

让贫困生补助真正回归到助人本质,发挥上进求学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消除贫富差距在教育层面所引发的次生灾害,这才是它的真谛所在。不要让每一次出现的相关热点事件,都止于置身事外的网络围观和情绪层面的道德批判,却忘记了应有的反思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