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新型时尚,购买“赛博商品”可以是缓解学业焦虑的“爱因斯坦的脑子”,是免受爱情烦恼的“拒绝恋爱脑”,又或者是朋友拿来逗乐的“孤寡青蛙/烦人小蚊子”……“赛博商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其本质是一种宣泄、疗愈情绪的商品,是人们甘愿为情绪价值买单。“赛博玄学”是年轻人对于自我精神的救赎,是在无限的焦虑与内耗中,为生活寻找的“解药”。
但“赛博安慰”终归是虚拟的,只是暂时性的调整手段,无法提供持久的平衡与满足,就算再多次逃避和幻想,也终要回到现实。在“花小钱买快乐”后,他们的真实生活是否得到改善?这一次的情绪消费又是否竹篮打水一场空,梦醒之后的生活依然一地鸡毛?这一份力量将支撑人们重整旗鼓,再次投入生活的冒险之旅中,还是让他们沉湎于心理上的放纵,不愿意回到现实而自欺欺人?
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而“爱因斯坦的脑子”到底是让人“自信”还是“普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判断。情绪商品应当是帮助我们操纵生活的工具,由我们支配而并非支配我们。
“赛博商品”或许会让我们自信,但幸运大多是命运对努力的馈赠;“爱因斯坦的脑子”或许会帮助缓解考试焦虑,但完成答卷仍要靠脑子里的学识。情绪商品给予我们情感的寄托点,但治愈最终还是需要从自身寻得。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活中寻找平衡,将热爱和满足投掷于日常生活中,才能从身边小事获得治愈力量,丰盈和提升我们的精神世界,减少内耗、对抗焦虑,以更好的状态去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