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感受现实生活的云卷云舒,或在赛博世界寻求虚拟快感,都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网购“爱因斯坦的脑子”行为看似离谱,实则是年轻人从这种行为的仪式感中寻求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其中不仅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多样化的解读,更展现了其对有独特烟火气生活的憧憬。关注这份属于年轻人脑洞的烟火气,其实就是在关注他们的纯真与热爱、智慧与天性。

烟火气,延展于社会。年轻人是社会的中坚,是社会文化生活、产业和事业的主要创造者与推动者。全党全社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和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不同的社会群体与企业组织,应关注年轻人的思维状态与行为模式,为其提供更加适配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让年轻人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萌生更多天马行空的“脑洞”,让这份烟火气成为年轻人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汩汩活力。

烟火气,内省于自身。我是谁?我何以存在?人的价值始终是古今中外学者探求的核心。年轻人通过各种别样的方式抒发情绪,缓解压力固然有益,但从这些行为中总结经验,将新的文化现象转化为群体特有的标签,得到越来越多主流文化的关注和认同,则凸显了年轻人戏谑之外的思辨、调侃之外的智慧,以及时刻高喊“躺平”却始终不甘于“躺平”的那份责任。届时,青年亚文化将不再仅仅成为收编的脚注与谈资的附庸,年轻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定位与价值坐标变得更加有迹可循。

对烟火气的理解,就是在守护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文化创造的动力,更是护住我们每个人都历经摸爬滚打却依旧不懈追寻的生命意义与生活真谛。关注年轻人那一抹“脑洞”烟火气,抚慰的是忙碌有趣的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