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Sora的功能十分强大,用户输入一段文字,AI就能产出一段几可乱真的视频,这必将对包括影视行业在内的诸多领域产生巨大冲击。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目前Sora还在内测阶段,并没有向公众开放使用,一些商家却已经嗅到了赚钱的机会,开始以各种手段“蹭热点”。
据极目新闻报道,有人声称拥有Sora的内部信息,能够提供相关的应用培训、咨询服务,甚至所谓的“独家授权”。有人自己都没搞明白Sora是怎么回事,就开始卖课赚钱,在某电商平台上,关于Sora的教程、解读,售价在几元至近百元不等。还有人售卖Sora的使用渠道和搞钱思路,似乎只要跟了风,蹭上Sora的热度,谁都能赚上一笔。
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人成为商家割的“韭菜”,为Sora相关“服务”支付的钱,很容易成为“智商税”。这些商家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当年在元宇宙、ChatGPT等概念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类似情况。但还是有不少人会对这类宣传趋之若鹜,这也是某些商家“割韭菜”的市场基础。
有些商家的做法甚至构成了诈骗。据报道,有网友加了声称拿到内测账号的人,对方开口就是“交299元”,其实目前拥有内测资格的人在全世界都少之又少。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容易轻信商家的宣传,白白被人骗走了钱财。
面对新出现的Sora,一方面,有人渴望捷足先登,尽早掌握通过Sora赚钱的方法,成为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担心自己所在的行业会受到Sora的剧烈冲击,经不住一些商家的诱导,花了冤枉钱。多一些淡定平和,少一些焦虑迷茫,才能在瞬息万变的AI浪潮中找准定位,步步为营。
清楚看到一些商家的套路,就不会被轻易忽悠。很多商家借着Sora赚钱的路子,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首先,与Sora有关的一手信息几乎都来自境外,而不少人并没有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也不能熟练浏览英文网站,这一问题,就足以让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再者,目前网上有关Sora的信息十分繁杂,有时真假难辨,让人难以甄别。越是如此,越容易出现市场上鱼龙混杂的现象,让一些本来并不真正了解Sora、也不具备授课资质的人,可以浑水摸鱼,赚取快钱。
其实,每当一个新生事物兴起,都会出现上述类似的现象。作为观察者和消费者,我们大可不必过度焦虑或惊慌。Sora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在未来或许是巨大的,但任何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也是合乎科学规律的。我们只需要沉着冷静地迎接AI的新发展和变化即可。
而从个人赚钱的角度来说,有时候过于急切地“蹭热度”,未必能带来多少好处。或许,那些自以为可以在AI剧烈变化中火中取栗的人,最终也不过是别人眼中随时可以被割的“韭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