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何必过于纠结?

8月1日,高校教师朱小峰在红辣椒评论发表了《称学校为“牛马一中”被赶下台,毕业典礼不可随意玩梗》一文,随即引发读者激烈讨论。如果说该作者是以一个教育系统内部人员的角度来审视该事件,那么笔者也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在毕业典礼“玩梗”,何必过于纠结?

通读朱小峰老师全文,大概传达了这样的思想,即毕业典礼是严肃的场合,学生贸然出言调侃学校,是一种轻浮化、欠考虑的行为,既没有恪守作为学生的规范,同时又背刺了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校领导呵斥乃至收走其荣誉证书都是合理且应当的。作者还引用了蔡元培的一段话: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不知道朱小峰老师脑子里的“全面发展”是什么样的?学生敢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不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经历和实践,传达自己的意见反馈不是全面发展?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受传统束缚不是全面发展?……难道只有迎合校领导的意图,高唱赞歌、阿谀奉承,维护某些“庄严场合”的严肃性就是全面发展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从自由的生活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扼杀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行为自主性,用严格的规则约束他们,这不是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善良的,富有同理心的,能够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且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有独立思想灵魂,不空洞的人。如果一味地强调常识性规范,恪守规矩,最终只会得到亦步亦趋、行为僵化的提线木偶,怎能培养出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的新时代人才,又谈何学生的“全面发展”?

或许这位学生“牛马一中”的表达的确是欠周全,但这本身不算什么大事。校领导大可以采取一种诙谐的方式处理这个话题,就算感到自己被冒犯,再不济也可以私下批评解决,犯不着如此过激,在毕业典礼上当众找难堪。调侃,并不代表学生就不尊重不感恩自己的母校,不挂念不感谢自己的老师。学生有评价自己母校的权利,有体会就有评论权,有实践就应当有发言权。

说到底,还是这位校长内心平等意识缺失。浏览事件视频我们不难发现,该校长在训斥学生时用了这样的表述,“你小小的李元昊”……究其根底,就是认为学生“地位低微”,没有评价学校、谈论教育的资格。教育重在公平,贵在平等。如果没有独立之思想和自由之灵魂,如果教育者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们便不能切实理解学生的需求,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建议,青年的声音也应该是现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多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没有坏处。

那么,校长当众收走学生的荣誉证书这种做法合理吗?姑且先不谈“荣誉权”这一法律概念。优秀学生证书是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得来的,没有什么可以证明当事学生违背了哪一条程序,犯了哪一条纪律,因此要取缔他的荣誉。学校有规章,教育系统有制度,除非承认校长等于权威,他的一句话要胜过正当程序,不然他亦无权对学生的个人荣誉做出干涉。借用网友的一句话:“如果学生凭借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可以被校长直接定义为一文不值的白纸,那么优秀证书代表不了优秀者,充其量是执柄者抛出的骨头,既然证书可以被随意收走,就证明它没有任何价值。”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听起来确实没错。在这个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也要尊重一些特别的声音。固然,教育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约束,把他们纳入到社会系统和规则之内,可同样的,教育更应当尊重学生的自由,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新青年们的新思想,以包容的胸怀接纳新学生们的新思维,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周易》中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大抵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来源:红网 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