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享小屋何以广受居民青睐

“共享小屋”圈粉年轻人、“邻里议事亭”温暖老街坊、“阅读空间”开到家门口……大兴区观音寺街道福海佳园社区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主动将基层治理融入实践,用“绣花”功夫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不仅成效明显,而且亮点纷呈。(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

以该社区创建的共享小屋模式为例,共享小屋分为线下与线上两种模式,线下共享小屋更多是服务于不太会使用网络的老幼群体。在这里,小到修理家具所需的扳手、螺丝刀、打气筒,大到搬运物品的小推车、小孩需要的婴儿车,都能找得到。居民可以随时借用这些物品,在使用完毕后归还。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可或缺,但是因其利用率较低且占用空间,很少能准备齐全。共享小屋为居民群众解决不时之需和燃眉之急,是一项“实打实”的便民之举、暖心之举。

除了线下置换,线上共享小屋平台也受到不少居民的青睐。居民可以在该平台浏览或发布闲置物品信息,进行在线交换,既环保又时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越来越多。共享小屋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让居民家中的旧物品重新焕发生机,使闲置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并加强了邻里之间联系,营造了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共享小屋推动邻里之间进行闲置物品交换,以可感、可见的方式,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文明而亮丽的风景,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末梢”,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共享小屋”圈粉年轻人,给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首先,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基层组织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找准“接天线”和“接地气”的平衡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等方面持续下功夫。在实践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力,把每一件小事办实、办好、办成,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基层治理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善于激发群策群力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福海佳园社区以搭建“邻聚力”议事亭为抓手,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热情,在讨论和交流中凝聚共识,以协商方式解决问题和矛盾。今年以来,他们通过议事亭累计收集办理超百件各类居民诉求。截至目前,议事亭已经帮助居民协商解决19件居民矛盾,46件社区问题。事实表明,正是由于 “邻聚力”不断增强,诸如共享小屋之类的硬核举措才能适时推出。

基层治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精度”的过程。只有在准确把握民众需求后,才能提供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服务。了解居民需要,既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也需要居民主动献智献力。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宜居、更美好。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杨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