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据《新民周刊》等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外交流项目中,该校负责该项目的教师并未直接与剑桥大学建立联系,并涉嫌使用伪造的剑桥大学邀请函。据校方通告,目前警方已受理学院和学生报案,立案开展调查。
可以想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各高校内部整顿和规范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在所难免,尽管是“亡羊补牢”,但毕竟“犹未为晚矣”。
近年来,受各大排行榜关于高校国际化办学指标体系的指引,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办学指标体系的驱动,国内各高校都无比重视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开展。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各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正在回暖,大有回到疫情之前的趋势。
然而,在目标和任务驱动下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却难以逃脱功利化的指向。为完成所规划的国际交流合作任务目标,各大高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监管的缺失或者不力,无疑为类似于前述高校捏造外方邀请函这样的闹剧埋下了伏笔。
近期发生的多起教育国际化相关事件就是例证。无论是申请境外学校的推荐信或公证材料造假,还是在境外高校读书期间的论文抄袭等,都影响甚坏且“后劲儿”十足。
这几天,笔者联系了国内高校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的朋友,以及多家品牌海外留学中介。通过综合听取业内人员的分析反馈,笔者有理由相信,这次涉事高校所“爆雷”的项目绝非“小概率事件”,很有可能只是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诸多不规范行为的“冰山一角”,只是很多事件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少有高校主动“自曝家丑”。
目前,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以逆全球化、区域保护主义等为代表的思潮给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高校业内人士透露,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目前,国内高校和欧美高校的交流合作项目大多处于“休眠”停滞状态。
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高校要达到国际化办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走出一条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需要正确看待并应对这些无法回避的挑战,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需要高校树立正确而科学的政绩观,结合国际局势发展实际,科学研判、积极谋划,制定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与对外开放各项指标和任务目标,不用出国率、海外姊妹学校数量、参与海外境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人数等硬性指标任务考核学院等基层办学单位。
其次,需要进一步改变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思维模式惯性,深挖潜力,促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提质增效。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转变和转向。
一是利用具有海外学习和研究背景的教职员在学界的人脉关系,改变当前由国际交流合作处等行政部门主导的现状,向以教师和学者积极推动、主动参与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转型;二是从重视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合同件数和海外姊妹合作学校数量,向重视交流合作实效转向;三是从注重交流合作项目、过度依赖市场化或者商业化的“外包行为”,向通过官方渠道直接和外方专业学会、外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部门或具体院系教授科研团队对接转变。
最后,从片面注重学生的国际交流交换,向重视引进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师资队伍,以及课程内容的“在地国际化”转变;从片面强调“走出去看世界”向“既注重走出去,更强调引进来”转变。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办学实践经验证明,吸引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办学、复制国际化办学模式是实现国内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弯道超车”的最佳选择,包括其所拥有的母体学校办学理念、内部治理模式,以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标准、教育评价体系等在内的“他山之石”,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能够且正有效发挥独有的“鲇鱼效应”,引发国内诸多高等院校的学习借鉴,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很好的镜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