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贵元
据新华社1月3日报道,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近日正式揭晓中选结果。至此,这一持续6年的国家行动已累计采购435种药品,惠及大量患者。但也要注意,集采药品价格降了,药品质量应跟进。这个问题已成为百姓的一大“关注点”。
事实上,国家近几年连续开展集采药品降价行动,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买的起、用得上、真受益。可是,药品领域的腐败行为一直在暗里作祟。少数药企厂家与大医院、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商串通一气、里勾外联、相互勾结,形成了难以斩断的灰色利益链。尽管药品连年屡次降价,但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应该享受的实惠。一些降价的药品基本也都是常见的“大路货”“便宜货”,而那些质量高、药效好、真管用的药品,却有一定“限制界限”,老百姓“买好药难”的问题依然程度不同存在。由此看来,整治药品领域的乱象,严惩药品领域的腐败,彻底斩断灰色利益链,挤干挤净药品流通各个环节的虚浮水分,才能正本清源,实现药品降价的“普惠价值”,让老百姓买到价廉质高的药品,从而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药品降价就是让老百姓买得起、用得上。因此,我们要同时做好“药品降价”与“药品质量”相匹配这两道民生大文章。
如今,不能忽视的问题是,随着药品集采改革进入深水区,集采药品下调价格,难免会影响药企生产效益,群众也会担心企业因此偷工减料、影响药品疗效。但有的药企表示,“老药品”价格压低了,“创新药”还得保障;也有很多患者发现,药价便宜了,可一些“没列入集采”的好药还是难以买到的。这道难题,就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药品降价后,让百姓患者真正“买得起”“用得好”,才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至上、健康安全”的民生理念,高悬法治利剑,集中整治药品领域的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药企、医保、药监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协同发力、担当作为,努力做好药品集采的“加减法”,重点抓好药品质量保障。从药品生产的源头到整个流通环节,要严格把好“监督关”,健全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体系。同时,要压实领导、行业、部门、企业的“四方责任”,重点是“企业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一企一档”,把药品质量问题纳入企业“违规名单”,并取消中选资格。对弄虚作假、违规生产、非法采购、牟取暴利的案件,要依法依规严厉查处。要进一步完善药品集采制度,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地扩大一些好药的集采品种和范围,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用药需求,确保全民健康安全,为“健康中国”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