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招13名教师10人清北毕业,如何看“名校含量”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招聘教师的“名校含量”引发关注。其公布的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显示,被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有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所有人均非师范专业毕业。

如何看待名校硕博毕业生争当中学老师?这是否属于“大材小用”?此类毕业生涌入基础教育领域,是否会挤压师范生的就业空间?名校毕业生又是否比专业对口的师范生更胜任教学岗位?围绕上述问题,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展开了深入讨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苏州中学这次招聘,是专门赴高校招聘高层次优秀应届毕业生,不能代表常规招聘的情况。正如荔枝时评发表的文章分析的:“这次招聘中没有师范专业毕业生,或也意在为学校招揽一些差异化的人才,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就该校情况而言,名校毕业生和师范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就此而言,由这则新闻得出“师范生正在被取代”的结论,或许有些言之过重。

近些年,高学历毕业生从事中学教育的情况的确有所增加。学者王晓燕在2022年发表的论文《博士为何进中学——基于扎根理论的博士中学从教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就表示:在博士多元化就业背景下,中学从教是博士为其自身寻找的能够发挥所学的新路径,现阶段我国博士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例在降低,进入企业、中小学的比例在增长。那么,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呢?

对此,《南方都市报》刊登的评论文章认为:岗位和求职者是“双向奔赴”的。从供给角度而言,经过20多年的高等教育大扩容,如今每年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规模庞大,市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从需求角度来说,基础教育对于质量提升的愿望非常迫切。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学校有意愿也有能力提供优良的待遇以招徕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因此,作者认为,这是“基础教育行业整体水位上升的呈现”。

《南方日报》的《中学招13名教师10人清北,是“唯名校论”吗?》一文则指出,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化”“名校化”趋势背后,有政策激励的因素。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2023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也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对于高学历人才在中小学执教是否“大材小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直言:“高校毕业生也有自主择业权,这一权利不应因其身份而有所差异。”就现实层面来讲,如今,中学教职具有的较高社会地位、相对稳定的待遇保障,以及寒暑假期这一独特优势,都让不少年轻人心生向往。再加上一些学校为吸引人才提供的丰厚奖励和补贴,也让这条职业路径更具吸引力。就业去向终究属于个人选择的范畴,一些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基于个人兴趣和现实考量作出的个体选择,也不该被过度指摘。

就竞争优势来说,师范生和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其实各有所长。《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评论文章就分析,师范生由于在校期间的专业训练,在教学实操中有“上手快”的优势;名校毕业生通过高考的检验及大学期间的学术训练,在教育和研究潜力方面不会输给师范生。对于两个群体间可能存在的竞争关系,作者也直言:师范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是师范生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当然,围绕高学历名校生在中小学执教的一些担忧,也值得被正视。新京报评论在《中学招13名教师10人清北,名校含量不是越高越好》一文中就提到,“物理学博士”不代表“会教物理”,教师仍是一个有着相当专业性的工作,需要进行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系统性师范知识学习。

对此,《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关于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值得借鉴:对于“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要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

人才不是“来了就好”,中小学在延揽师范生之外的优秀人才时,也有必要加强专业师范知识培训,提升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助力人才为基础教育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