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应届生认定标准,让社会新鲜人更从容

应届生认定标准的优化,可以鼓励更多毕业生放开手脚,就业时多一些选择空间,少一些思想包袱。近段时间,据《工人日报》报道,随着2024年秋季招聘的启动,多地“官宣”优化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不对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例如,湖南省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四川省则更进一步,拟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四川省人社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

相关政策调整中,不管是应届生“保质期延长”,还是“缴过社保也算应届生”,都有助于让年轻人在择业时更加从容,让个人成长节奏与“社会时钟”灵活适配。

近年来,应届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据教育部统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约为1179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不少年轻人展现出对求职稳定性的偏好,把目光投向考公、考编。相应地,应届生身份的“含金量”也随之提升。

大学生之所以如此在意应届生身份,是因为其特有的优待条件。在一些地方,应届毕业生能享受诸如落户、求职补贴、住房优惠等人才政策。很多大学生看重的“上岸”岗位和大型企业职位,也更多向应届生倾斜。举例来说,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其中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以应届生身份求职,可供选择的择业机会更多。

如上诸多利害,让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慎之又慎。出于种种考虑,一些学生宁愿选择延迟毕业或暂不就业,也要保住自己的应届生身份。2023年,《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8%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延毕是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还有一些学生直言此前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选择工作时较为仓促,而一旦对工作不满意离职,哪怕只缴了几个月社保,也不再具有应届生身份,很可能因此错失良机。

某招聘平台发布的《2023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慢就业”比例从2022年的15.9%上升到18.9%。所谓的“慢就业”,是指高校学生毕业后没有马上进入职场,选择继续深造、支教、考察创业等路径,暂缓就业的社会现象。这其中,既有个人主观偏好的原因,也与许多年轻人担心贸然就业会失去应届生身份有关。

某种程度上,应届生身份就像是社会新鲜人的“新手保护光环”,可以使年轻人更顺利地进入职场。如果其认定标准过于严格,难免会给初始就业不那么顺利的年轻人带来焦虑感。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试错空间。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有限,有时会对特定工作抱有过于美好的想象,也可能在入职后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岗位不匹配,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过程。这些短暂的试错经历,并没有改变其社会新鲜人的属性。再如,对于那些准备“二战”“三战”考公、考编的年轻人来说,先找份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复习,既能缓解经济压力,也能避免长期与社会脱轨,在实践中更好地锚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应届生认定标准的优化,能帮助更多毕业生放开手脚,求职时多一些选择空间,少一些思想包袱,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也是推动就业环境更加包容、友好的题中应有之义。(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