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皓艺 (湖南科技学院)
近日,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原校长赵孟锁截留、套取学校食堂420多万元膳食经费案,引发轩然大波。人民日报的报道披露,在赵孟锁任职期间,学校本该用于购买食材的1072万元费用里,竟有420多万元被截留、套取、挤占 ,占比约40% 。
想象一下,孩子们每天在食堂吃饭,满心以为吃的是营养健康的饭菜,却没想到背后藏着这么大的猫腻。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库存去向不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餐的质量,损害了学生的健康。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充足的营养,结果吃的却是被克扣后的饭菜,这是在拿孩子们的未来开玩笑。
赵孟锁是怎么做到如此肆意妄为的?原来,食堂的实际食材供货商是他的亲弟弟赵某亮 ,食堂负责人亢某也是他的前同事。再加上长期收取现金餐费,由食堂负责人转入监管账户,这种落后的方式给了他们暗箱操作的空间。这简直就是“家族式”腐败,把学校食堂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想怎么捞钱就怎么捞钱。
校园餐被贪占,这性质比一般的经济腐败更恶劣。学校本应是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净土,校园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承载着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期望。可现在,这些贪婪的人把黑手伸向了学生的饭碗,让家长们怎么能放心?教育的公平性、纯洁性被破坏,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信任也大打折扣。
国家对于校园餐费有明确的监管措施,要求学校收取伙食费时应积极推行网上缴费方式,由学生家长或学生直接将伙食费缴入学校指定的银行账户,不得转入个人账户,不得公款私存。但赵孟锁却长期违规操作,把规定当耳旁风。这也暴露了校园餐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方面,管理链条长、环节多,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另一方面,经费使用透明度低,学生和家长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当食堂运营被少数人掌控,腐败就容易滋生。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下猛药。首先,要建立阳光透明的校园餐管理体系。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每一种食材的来源都要清清楚楚,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其次,对贪占校园餐费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实行“零容忍”。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还要加大处罚力度,让他们不敢再伸手。
校园餐费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障,不是某些人用来谋取私利的工具。希望各地能从山西这起案件中吸取教训,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别再让孩子们的“盘中餐”被腐败觊觎。守护好孩子们的饮食健康,就是守护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