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私装监控当“保护”

开学没几天,长沙一中学被举报“部分班主任在教室私装监控”。经涉事学生一再投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督促学校安排专人予以拆除。

正如投诉的学生所说,教室虽是公共场所,但学生在其中的学习、交流、休息等活动,仍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这些私自安装的监控已经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即使出于维护教学秩序的管理目的,未经家长和学生同意就擅自安装监控,便很难称得上合理。更何况,此举有公开学生生物识别信息(面容)及行为轨迹的风险,害莫大焉。

青少年正处在“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呵护和栽培。与其习惯了把学生当作管理的对象,不如尝试一下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苏格拉底曾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关键是如何让它发光。”那么,用鼓励自我管理的方法,给足学生心理营养,激发学生内心的光,使其养成自律的品质,应当成为老师教学管理策略中的一个必选项。

尊重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无论学校、老师还是家长,不要再让所谓的“透明化管理”变成了“隐私大公开”。在日常中,不妨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努力营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环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和友好。(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