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将至,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为广大党员干部划出纪律“红线”,敲响节前“警钟”。
“洁不洁,看过节”,中秋、国庆不仅是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温情时刻,更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否抵御风险诱惑、时刻知纪守节的重要关口。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节点亦是“考点”,始终保持放假不放松、过节不失节的自觉,让风清气正成为欢庆双节的不变底色。
筑牢防线,拧紧“思想发条”。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一方面,党员干部需加强自我约束,坚持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将节前廉政教育作为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抓手,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谈话提醒等多种形式,帮助党员干部纠正思想偏差,警惕人情陷阱,将“写在纸上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里的敬畏”。
明确底线,把紧“行动开关”。不防于小,终累大德。一些干部的腐化变质,往往始于“舌尖”上的失守,看似平常的一杯酒、一顿饭,都有可能成为滑向违纪违法的开端。违规吃喝绝非小事,而是作风建设的大敌。“双节”将至,务必绷紧纪律之“弦”,严防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回潮。要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杜绝“小事无妨”“下不为例”等麻痹心理,管住口、按住手,坚决远离“节日病”。要在“吃喝”上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力戒奢靡浪费和过度消费之风,践行“过紧日子”的行动自觉。
严守红线,扎紧“监督藩篱”。通过深化纪委、税务、公安等部门联动协作,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重点领域、“关键少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检查,让礼品收送、公车使用、公款吃喝等问题无处遁形。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督”“互联网+监督”作用,用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举报途径,对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严查快处、绝不姑息,以“零容忍”的态度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强大震慑,让党员干部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涵养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付金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