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多功能光响应聚磺酸酯

本报讯(记者廖洋 通讯员曲天泽)光响应聚合物的性质在外界光源刺激下能够快速灵敏地发生改变,这类材料在光电器件、信息储存、生物成像和治疗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合成上的困难使此类聚合物的研究受到很大限制。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韩磊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聚磺酸酯合成路线,成功制备出系列多功能光响应聚磺酸酯。该聚合路线以简单易得的磺酸和炔卤为原料,无需催化剂,在常温下空气氛围中,原子利用率为100%,产率高达94%。

据悉,与传统的光响应聚合物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利用光敏单体,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而且条件极其温和。该方法不仅提供了新的光响应聚合物合成策略,还丰富了光响应聚合物的种类。

专家表示,由于这类聚磺酸酯是制备荧光二维或三维图案的优异材料,在先进光电子器件中具有重要潜在应用。此外,利用聚磺酸酯光降解时产生强酸的性质,这类聚合物材料还可被用于广谱杀菌。

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Au》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au.0c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