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雪芹 通讯员陈胜伟)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教授陈亮团队,针对氧化石墨烯膜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材料化学》。该研究还可进一步延伸用于其他层状二维膜材料的开发,工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膜分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节能、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然而,石墨烯膜用于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仍面临巨大挑战,存在水通量较低且稳定性不良等问题。
陈亮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研究人员合作,优化了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过程,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膜用于高价态金属离子截留的水处理过程。研究人员表示,该膜的水渗透性能优于传统的纳滤膜以及其他先进的二维膜,且水通量提高了1~2个量级。此外,该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在5天的稳定性测试中保持高截留和高通量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氧化石墨烯膜内保持了较大的层间距,使得水更容易通过,从而得到高截留率和高通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9/D1TA006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