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为肥胖患者带来“曙光”

近日,《柳叶刀》子刊EClinical Medicine刊发了一项中国学者关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激动剂IBI362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多次给药剂量递增Ib期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IBI362在超重或肥胖的中国受试者中耐受性良好,具有显著的减重作用和代谢特征的综合获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纪立农和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姜宏卫为共同第一作者。

“肥胖症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目前缺乏长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姜宏卫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超重或肥胖者的首选和基础治疗手段,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达到期望的减重目标,需用药物辅助减重。

传统减肥药减重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IBI362是一款胃泌酸调节素创新化合物(OXM3),是具有同类最优潜力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受体双重激动剂分子。作为一种与哺乳动物胃泌酸调节素类似的长效合成肽,IBI362利用脂肪酰基侧链延长作用时间,允许每周给药一次。

研究发现,IBI362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和胰高血糖素受体的结合和激活介导的,与OXM具有相似作用机制,因此预计其可以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减轻体重。

除了GLP-1R激动剂具有的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等作用,IBI362还可能通过GCGR的激活具有增加能量消耗和改善肝脏脂肪代谢等效应。

“此项研究就是为了评估IBI362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疗效。”纪立农表示,这是首个在中国人群中评估周制剂GLP-1R/GCGR双激动剂安全性与疗效的临床研究。

据研究人员介绍,此次研究从6家研究中心入组超重并伴有食欲亢进和/或至少一种并发症,或肥胖成人受试者共36位,并分为3个队列。研究时间跨度从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1月15日。

合格的受试者分别在3个剂量递增队列中按2:1随机接受每周一次皮下注射IBI362或安慰剂治疗12周,并额外进行8周安全性随访。

“整个研究过程中,每个队列中受试者、研究者和负责治疗和评估受试者的研究中心人员对治疗分配保持盲态。”姜宏卫表示,无受试者因安全性原因中止治疗,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其中,胃肠道不良事件和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且大多为轻度。

研究结果显示,除了显著的减重疗效,IBI362还能带来血压、血脂、肝酶和血尿酸等多重代谢特征获益。对此,纪立农表示,在I期临床研究中,IBI362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超出预期的疗效,包括减重效果以及多重代谢特征获益,体现了IBI362作为新一代GLP-1药物的优势和潜力。

更令人惊喜的是,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IBI362能显著减低肥胖受试者的血尿酸水平,这是全球首个在早期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的GLP-1R激动剂药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21.1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