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家基因组分析中心Holger Heyn等人绘制了人类扁桃体细胞图谱。这一成果近日发表于《免疫》。
研究人员通过5种不同的数据模式,包括单细胞转录组、表观基因组、蛋白质组、免疫库测序以及空间转录组学,生成了一个人类扁桃体图谱,由超过55.6万个细胞组成。这次普查确定了121种细胞类型和状态,定义了发育轨迹,并使人们能够理解扁桃体的功能单位。例如,他们对髓系slan样亚型进行分层,确定了BCL6增强子在滤泡相关的T细胞和B细胞中具有局部活性,并确定了SIX5是浆细胞成熟的假定转录调节因子。
验证队列的分析证实了扁桃体细胞类型的存在、注释和标记,并提供了与年龄相关的组成变化的证据。科学家通过注释来自B细胞来源的套细胞淋巴瘤的细胞,将转录异质性与人类扁桃体的正常B细胞分化状态联系起来,证明了这一资源的价值。
据悉,腭扁桃体是次级淋巴器官,是抵抗吸入或摄入病原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4.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