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面试?求职之路上需要“人”的回归

王玲珑(西南交通大学)

近日,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而《人物》的一篇报道——《漫长的求职》,在使诸多求职者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引起了网友关于“AI面试”的热议。(11月25日 《人物》)

AI面试被联合利华等诸多企业广泛应用于招聘中,其原理就是通过算法对求职者的面部行为、语言表达能力、说话声音等进行识别和综合分析,并根据以往“成功”候选人的特征数据库,来判断求职者的反应、情感和认知能力,最后由AI算法智能匹配出符合“优秀员工”特质的求职者。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求职者在还未见到真人面试官时,就已经被机器人淘汰掉了。

“比真人面试更紧张”“尴尬”“没有后续”……互联网上“AI面试”的词条下,随处可见求职者的吐槽、愤怒和无助。但是,“AI面试”并未因此消失。降低HR人工成本、提升面试效率、增强面试客观性等诸多所谓的“AI面试”的优点,使得企业继续使用人工智能来进行面试,并且也随之出现了许多“AI面试攻略”。

在“AI面试攻略”中,往往要求求职者:要与AI保持眼神交流、避免多余的小动作、保持适中的语音语调……以此来打动没有感情的AI面试官。即使求职者知晓AI面试只是自己的独角戏,但为了留下好的情绪管理印象,还是不得不以笑脸相迎AI面试官;即使求职者认为被AI挑选是一种屈辱,但是为了获得工作的机会,还是不得不严守“AI面试攻略”中的这些条条框框。求职者被“AI面试攻略的”的规则裹挟着,也被禁锢在了“现代的铁笼”中。

近代工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流水线的制度。在流水线的制度下,每个位置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劳动成果都被简化为指标,我们被物化和工具化。在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式微的现代社会中,韦伯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现代的铁笼”。在社会这台大机器面前,个人的人格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等与功能无关的要素都被忽略,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随着工具理性的加深而逐步丧失。

在“现代的牢笼”中,社会关系也被逐渐片面化,人与人关系的连接不再是依赖情感的共鸣,而是依赖供给与需求的评判标准。尤其是在漫长的求职之路中,求职者的角色只是一个被等待挑选的商品,而求职者的追求则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几乎被完全漠视了。

“AI面试”不仅使得求职者逐渐在漫长的求职之路上迷失了自我,也并不会增强企业招揽人才的效能。网友表示:“如果用人企业可以派一个AI来当面试官,候选人也可以送一个AI去接受面试。”进一步而言,“AI面试”中筛选出的不是一名拥有主观能动性的员工,而是一名会迎合机器人的员工,或者也可以说,“AI面试”招聘的是与“AI面试官”一样僵化的机器人,无法给企业带来新鲜的活力。

古斯塔夫·勒庞有一段经典论述:“要知道,在与理性的永恒较量中,情感向来更胜一筹。”现代社会需要价值理性的回归,漫长的求职之路上也迫切需要“人”的回归。“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要素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