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助学金回归助人本质才是当务之急

红网 吕世龙 (郑州大学)

近日,有网友在中山大学贴吧发帖称,该校一名获助学金的特困学生用的是苹果系列四件套,而且还买了价值1517元的王嘉尔演唱会门票,引发关注。之后据中大学工官微消息通报称,核查发现该名学生存在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行为,学校决定终止其助学金发放。(11月16日 光明网)

一边是价值2万元的苹果四件套、千元的演唱会门票,一边是该学生信息表格中的“特别困难”四个字。如此强烈的反差,显得十分刺眼。就在不久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一学生质疑学校助学金审核分配不公一事也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讨论:“评助学金要拼人缘才能选上”“真正贫困的学生拿不到助学金”“看到有不少用苹果手机的同学仍然拿助学金的”……无论如何,某些高校确实有必要认真检查、审视助学金评定流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剔除不合理、不公平的部分,让助学金回归助人本质才是当务之急。

诚然,国家发放助学金本质虽是助人,但并不意味着受资助学生一定是“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并不能一味想当然限制他们的正常消费,我们应该保留受资助学生一定的尊严与同辈年轻人眼中的“体面”,给予人文关怀与温暖才是最终目的。但经核查,此事件中的炫富和过度消费情况的确存在,使用苹果产品还可以说是专业需要,但千元门票确实超出了消费的合理范畴,这样的奢侈性消费是否还要资助确实值得商榷。

中山大学根据该生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行为做出终止助学金发放的处理结果。这也提醒了广大参评同学,获得资格并非可以“一劳永逸”,随意挥霍,只要消费行为违背助学金发放标准,随时可以终止。

助学金最应该资助给真正有需求的同学,那什么才算是合理有效、公平公正的评审方式?眼下一些高校的助学金分配方式显然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班级内公开演讲、投票或辅导员老师审查等。一方面,真正贫困需要帮助的学生,因为顾及自尊面子不愿在众人面前诉说自身不幸;另一方面,就算不顾尊严上台“演讲”式地比惨、哭穷,班内同学也会因“人缘关系”等投票给其他人际交际能力强的同学,助学金也就变成“人情奖”了。

要知道,家庭越是贫困的学生大多自卑、内向,不敢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也导致他们在这样的评比中并不占优势。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辅导员老师往往又拥有较大决定权,这也就意味着平时和同学、老师关系好的同学十分“吃香”,所以这种评审机制不但有失公允,甚至有悖设立初衷,失去了资助的意义。

助学金的发放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原则。高校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和监督举报渠道,建立相对独立的评定团队,避免受日常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时,要在学习生活中收集掌握受资助同学信息,对违规造假拿到贫困助学金的学生,应该追缴助学款并做出处罚,提高违规成本。不让一个真贫困生被排除在外,不让一个假贫困生挥霍助学金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