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呼吸道疾病要注重方式创新和传承

时本

1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在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应开尽开”,根据患者数量增开午间、夜间和周末门诊,优化就诊流程,以及跨科跨院调剂人员,保障医用物资供应,推广互联网医疗等方面,新闻发布会进行了介绍和部署。(12月3日《北京青年报》)

在国家卫健委近期召开的几次新闻发布会上,均就呼吸道疾病防治介绍了一些新趋势和新举措。在现实当中,类似的创新行动还有很多,比如部分医院推出“先检后诊”措施,打破了此前分流初诊患者的惯例,缓解了诊疗压力。近期电商平台陆续上线呼吸道感染居家检测服务,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居家采样,显著提升了居民做医学检测的便捷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始终高度重视中医儿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中有93%设置了儿科,二级公立医院中有73%设置了儿科。这会对儿科诊疗体系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没有穷尽,应对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可创新之处还有很多。比如多年来分级诊疗难成规模,有病直接上大医院仍是不少患者的首选,儿童看病也是如此。由于基层诊疗量大幅增长,基层向上转诊的需求大增,为此多地显著提升了基层儿科诊疗能力。与此同时,多地还提升了基层承接向下转诊的能力,并形成了事实上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局面。因此,应一鼓作气促进儿科分级诊疗,并为其他疾病分级诊疗破题积累宝贵经验。

几天前,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各地提供儿科医疗服务机构信息,假如这类信息能够得到进一步细化并出现更为细致、具体的地方版本,那就有望绘就一张全国儿科诊疗地图,实现更广范围内的信息扩散、共享。提升儿科诊疗能力既不乏全国性宏观布局,也不乏各地自主创新,此类信息发布除了可以引导诊疗之外,还能推动各地加速提升儿科诊疗能力。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目前情势中,要想进一步畅通转诊渠道,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需要创新诊疗方式。情急也让人生智,不少创新举措都是情急之下的产物。创新首先是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好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

对于创新举措,也要及时总结、提炼。在应对呼吸道感染过程中,若一些创新举措随之消失,尤其是当前建立的儿科诊疗新模式也随着儿科就诊人数下降而回归原样,实在太可惜。应立足长远进行创新,并在创新中总结归纳,力求将好的做法和模式传承下去。

呼吸道疾病多发趋势给创新以紧迫感,短期做法具有的长期价值则给医疗创新带来成就感。无论是应对多发疾病和大量患者扎堆,还是做好儿科日常诊疗,都难免存在短板。当前补齐类似短板或是因为情势所迫,但看待医疗创新却不能缺乏长远眼光。待到感染高峰过后,值得赞赏的除了短期成功,更应该有儿科等领域医疗保障能力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