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9月,大学新生又到了报到的日子。今年,一些媒体关注到生源地党政官员以“新生第一课”等形式为新生送行,发出家乡的美好寄托。
在浙江兰溪,市委书记戴翀以“爱党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给大学新生上第一课,寄语大学生“要向远而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身体力行学习实践,一往无前锐意进取,做移山填海的‘有为青年’”。
同为浙江的县级市,东阳市自2019年以来第五次举办大学新生第一课,市委书记楼琅坚在讲话中对大学新生发出期望:“把‘热辣的爱’献给祖国山河,把‘滚烫的心’融入故乡热土。”
广东信宜市委、市政府则是第三年为大学新生送行。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的“新大学生”欢送会的主题是“困难与挫折”。信宜市委书记龚庆表示:“人与人之间最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面对挫折、困难、逆境时能否心存定力”。
地方官员送新大学生上学,让人们联想到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宋濂寄赠太学生马君则的“劝学”之作《送东阳马生序》。他在告老还乡以后,马君则前来拜访,就写下了这篇赠言,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后辈勤奋学习。
浙江省内媒体“潮新闻”的评论员就此评价:中国人重视教育、提携后学、心系乡土、不忘根本等优秀传统价值,始终一脉相承。当年“送东阳马生”,如今各地“送大学新生”,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呼应。
澎湃新闻评论也认为:这是试图重建一种古典的乡土连接。“一个送行会就是以非常正式的仪式,向他们表达家乡的祝福,也为他们重新标记家乡。”
当然,出于地方官员的责任,这些送新生活动也纷纷表达了对年轻人“饮水思源,莫忘故土”的期待。比如,浙江兰溪不仅给新生准备了印着“兰溪”字样的双肩包、“十八力”字样的笔记本,还有两小罐当地兰江的水、横山的土。
浙江诸暨市2024级大学新生“送学礼”活动分为传承礼、成人礼、束脩礼、同窗礼、家乡礼、送学礼六个篇章,13位各专业门类的“种子”代表在教师引领下入场,发出“我是诸暨学子,我从家乡出发”的誓言。
浙江泰顺县的2024年新大学生出征仪式还设置了抽奖环节,抽到“回家车票”的学生可免费获得大学期间回家的车票、机票,抽到“请同学游泰顺”的可以带同窗回乡,由家乡安排吃住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活动都被纳入当地的人才工作中,成为地方“抢人大战”的一环。在泰顺县的活动中,当地发布“14520”计划,以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之名发出对青年人才“一世我爱你”的告白,5年内将聚引14520位英才。当地还组建“大学生朋辈联络团”,织密在外学子的联络网,以情聚才、以才引才。
这些举办送大学新生活动的地方,并非人才吸纳能力强大的大城市。但是,通过重视吸引年轻人,这些“小地方”打造了独特的“人才高地”。2023年,泰顺县新引进大学生4145人,硕博人才78人,新增省市级博士创新站19家。
浙江兰溪的“人才直通车”计划,根据引进的人才层次,给予最低1万元、最高100万元的安家补助。
对此,红星新闻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地方上完‘新生第一课’后,还有其他‘课’要跟上。比如考虑从制度建设上给予保障,切实展开校地合作,给在校期间的优秀大学生提供资助等;通过制度性措施,联动企业对尚未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反哺家乡、返乡无忧的就业平台和相关服务等。”
潮新闻的评论文章也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预备人才,未来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四梁八柱,各地的“第一课”也充分体现着敬才、识才、爱才、惜才、育才、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