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不容失,教育须正本

夏日气温一路攀升,教育界的师德问题也似乎掀起了一股“热浪”。从中国人民大学开除涉嫌性骚扰教师,到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举报副教授性骚扰,再到安徽某中学政教处主任网络表白学生,以及山东理工大学教师婚内出轨女高中生等一系列丑闻接连曝光,着实令人触目惊心。8月29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涉嫌性侵女研究生的消息一出,再次将高等教育界的师德问题推至风口浪尖,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此事件发生后,针对网络上流传的案件细节,有部分网友质疑:为何女生要单独与教授用餐?席间教授为何还要饮酒?女生又为何在事发三天后才报案?对于这些质疑,在事件尚未调查清楚之前,不能轻易将事件导向阴谋论。女生选择单独赴约或许只是出于学术交流或工作安排的考量。至于两人在工作室吃饭时饮酒,也不能排除女生因教授的权威压力而被迫妥协的可能性。而受害者在遭受侵害后三天才报案,极有可能是经历了恐惧、纠结以及心理创伤等复杂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给予受害者更多的理解和耐心,等待警方的全面调查结果。

早在上个月,多所高校针对层出不穷的师德失范行为,纷纷表示要用“零容忍”态度清理师德失范害群之马。然而,中国美术学院的这起事件表明师德问题远未平息,新闻曝光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仅靠个别勇士的举报发声虽能掀起涟漪,可却难以撼动问题的根源。教育领域内频发的师生关系扭曲案例如同一颗颗毒瘤,不断侵蚀着教育的肌体,亟需有关各方痛下决心进行彻底的治疗与改革。

权力失衡,多措并举重塑导师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导师责任制在历经波折后又重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一环。这种制度赋予导师极高的教学与成绩评量权责,进而巩固了导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定位促使师生间建立起一对一、个人化的亲密关系。诚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师生间的情感纽带,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却也因双方在社会地位与学术资源上的过大差距,使得导师制不可避免地染上权力色彩。在不对等的权力结构中,若导师丧失理智而沦为权欲的“奴隶”,便会化身为压迫学生的“怪物”。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度依赖导师评价的现状更是将学生置于了相对弱势的地位,使得他们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高等教育界亟须重新审视与优化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制。首要之举便是扩大学生的评价标准,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其中不仅包括导师的评价,还应涵盖同行评审的专业视角、学生自我评估的主观感受,以及基于课程表现、参与项目及研究成果等多维度的客观评价。这样的体系才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与科研潜力,有效降低对单一评价源的过度依赖。针对导师权力的制衡也不该忽视。高校可以通过引入多主体参与导师权力划分,比如设立导师团队制,让学生由多位导师共同指导,以此分散单一导师的权力,减轻其对学生的过度影响。此举非但克服了旧有制度的弊病,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与资源支持。

关系模糊,明晰师生权责边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专业的研究生会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这一称呼背后映射出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师生间存在的雇佣关系。实际上,正视并承认这种雇佣关系,反而是明确导师与学生之间权利与责任边界的重要一步。通过签订正式的、受法律保护的协议,双方可以清晰地界定在学术指导、生活关怀等方面的权责范围。彼此达成的契约关系不仅能够确保导师的指导行为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进行,还能有效防止学生因承担与学业无关的额外劳动而遭受不公。笔者倡导在尊重传统师生情谊的同时,也要以现代法治精神为指导,通过明确的契约关系来划清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权责边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监管缺位,用制度给权力插销上锁。不难发现,在多起高校教师违规事件中学生维权往往只能靠“实名举报”,而这无疑是对高校监督机制缺位的沉痛控诉。健康的师生关系不应被权力的阴影所笼罩,一旦导师失去师道尊严选择将魔爪伸向无辜学生,健全的监督机制理应在第一时间介入,将违规者牢牢锁进制度的牢笼。但在科研立校的大潮下,高校的声誉与能获得大笔国家课题基金、产出大量学术成果的教授们紧密相连。这使得学校内部监管往往难以摆脱人情与利益的纠葛,难以确保公平公正。因此,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它们超脱于高校内部的利益关系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介入调查,为受害学生撑腰,让违规者无所遁形。

具体而言,应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独立于高校之外的第三方设立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受理和处理学生对导师不当行为的投诉,确保学生的声音被听见,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教育部也应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巡查力度,定期开展监督工作,揭露并纠正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打破官官相护的陋习。除了自上而下的监督外,自下而上的制约也同样不可或缺。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对导师的反馈机制来鼓励学生勇于发声,在这一过程中定期收集并分析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作为调整导师行为、优化教育环境的重要依据。通过构建这种双向监督机制,或许能够遏制住导师权力的滥用,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得以沿着健康、公正的道路前行,真正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宽进”政策的大背景下,高校固然为众多有才学的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与机遇,但遗憾的是,这也给部分有才无德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污染了原本清朗的教育生态。

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高校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任务便是严把入口关,建立健全科学的职业准入机制,尽可能地使每一位踏入教育岗位的教师都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要设立明确严格的退出机制,对违反师德、行为不端的教师实施严厉惩处,净化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师德教育势在必行,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亦不容忽视。高校要定期开展师德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更要强化其法治观念,使教师深刻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以高度的自律精神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纯粹清爽的师生关系,其理想形态在于师生间的彼此尊重、同向奋斗与携手共进。教师的言行、学术态度及世界观对学生乃至整个师门影响深远,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明确职业定位,严守师德底线。尽管被曝光的师德失范者是少数,但其恶劣行径容易引发公众关注,不仅损害了教师群体形象,还让教育这片净土蒙上了阴影。为避免此类悲剧重演,维护教育的纯洁与尊严,未来全面整顿教育体系已刻不容缓。期待在各方的努力下,塑造一个更加清朗健康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尊重与关爱中成长。

来源:红网 邓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