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宿舍,全员保研!”“3017学霸宿舍,全员保研!”“这个学霸宿舍不一般,全员保研!”保研季刚刚过去,各大高校的公众号上又挂起了一阵“全员保研”“学霸宿舍”之风。如无意外,各大高校还会在考研季之后再宣传一波“这个学霸宿舍,全员上岸!”
如此单调且同质化的宣传模板,其背后反映的是根深蒂固的“学本位”思想,对大学生评价的窄化。将学术成绩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或主要标准,把学历提升看作是最大的成功,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
学校、媒体宣传保研的初衷,固然是为了激励后来的学生发奋图强、专心学业。但事实上,这种强化、神话“保研”的宣传,和曾经受人追捧的“高考状元”如出一辙,给学生传递积极信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焦虑。不少学生甚至在大一时就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开始了保研、考研的准备;而有些毕业时选择就业的学生,也会暗暗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种“学本位”思维当休矣。
不是说“全员保研”的宣传不能有,当然可以有。但对于保研寝室的宣传不能仅浮于表面,只关注保研同学的获奖与成功经历,再配上几张摆拍的学习照片草草了事,更应挖掘其求学路上的艰难险阻,发现他们身上真实可感的故事。笔者犹记得,我校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一位少年偶然闯入新闻的四年》,其中提到的学长迷茫过、踟蹰过却不曾气馁;也犹记得文章中那句:“不断打磨自己,真的会在不知不觉间,你就站在了以前仰望的地方。”
“学霸宿舍”的宣传可以有,但也不能只有这一种。各大高校和媒体应展现多元的“优秀”方式。升学保研固然优秀,但优秀的评价标准绝不止一种。即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也值得肯定。希望有一天,能在某个高校的公众号看到《这个寝室不一般,全员都有好工作!》或者《他成为了人民子弟兵》,抑或是《他gap的一年里收获了……》。
最后,大学生活不只是保研考研,还有太多鲜活的青春值得去感受。以自己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别把他人的优秀当作“参考系”。脚踏实地,努力前行,要相信,你走过的路已足够“优秀”。
来源:红网
作者:杨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