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里没有免责这一项

让孩子好好吃顿饭,这么难吗?往近看,云南昆明刚刚通报某中学食堂使用变质肉;往远看,难忘江西某高校食堂饭菜里的鼠头。

对此,官方不可谓不重视。关于学校食堂问题,全国各地监督、曝光、追责、整改的消息很多。大家都清楚:孩子吃啥,祖国未来的体格里就有啥。

这两天,又一学校食堂引发关注,又是安全问题,只不过上热搜的角度不太一样。据央广网报道,在湖南株洲光明学校,小学生吃午餐的一段视频流传到网络:自己带饭的,不能在食堂吃,要到室外吃。画面截图里,有孩子在学校公告栏下坐小圆凳吃,有孩子蹲到绿化带旁边吃。

面对媒体,学校后勤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之前我们担心交叉感染,有的学生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哪个的责任分不清。”他还补充说,现在学生回教室吃饭了。

在校园食品安全长鸣的警钟声里,学校“怕出事儿”的心理可以理解。我们也还记得,没多久以前,因为怕承担无限安全责任,有些小学课间十分钟还不让学生出教室。但是,因为怕所以做好,和因为怕所以不做,这是两种性质。那可是学校啊,孩子们学的,字字句句都是“担当”,孩子们实际接触的,不该是着急撇清责任的负责人。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乏不想负责的“负责人”。大家肯定听过“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职场策略”,遇到过“这个事儿不归我们管”的机构,也偶尔见识“丑话说在前面咱都别认真”的恋人。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话,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一所学校、一种现象放到更大的系统里,试着思考,渴望免责、推卸责任的背后是什么——是分工不清晰,奖罚不分明,追责不合理,上级不担当,人人不互信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追责的权力也要记得,帽子不能乱扣,锅不能乱扔,这两件是关乎衣冠与生存的大件。

但不管怎么说,教育者的使命有很多,唯独没有“免责”。我们教下一代树立法治观念,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免责,用权利和责任冰冷地切割一切。

何况,我们总说“有教无类”,就别到处分类了——按成绩要分一分,实验班、普通班;按发展要分一分,杰出校友、xx届毕业生;在不在食堂买饭也要分一分,室内就餐、室外就餐……我以前还写文章批评过,某地某高中让新生按中考成绩排队报名。这些分类让孩子们怎么想?分来分去,最该看见人的教育,唯独不按个性分,不按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分?

当然,以上所说的一切,基于湖南株洲光明学校后勤某负责人对他回应的真实性负责。假使这个他也不能负责的话,学校就得对另一种原因负责了。有网友推测,学校食堂有没有可能出于盈利目的,用“出去吃”迫使学生在食堂订饭——像所有那些我们熟悉的霸王条款一样。但愿不是这样,因为在这起事件当中,比起避害,趋利更可恶。

其实,2024秋季学期伊始,多地颁布校园餐管理新规,多所学校主动作为,有推校领导陪餐制度的,有上线智慧食堂让学生在线选餐的,有邀请校外力量共同“监督”的……建议某些学校好好参考。

今年6月,一则小学生喊话学校反映食堂饭菜问题“被做思想教育”的新闻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经通报,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深入调查。很感慨,那么小的孩子,那么硬的肩膀。他是免责教育的漏网之鱼,这种漏网注定通往更宽广的海洋。(秦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