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新模式折射育人新理念

课上,他们是高校学生,课下,他们是学校正装租赁店员工、咖啡屋经理、学生自助超市经理、物流仓储部经理……如今,有高校推出“校园公司”勤工助学新模式,每年为学生提供超2000个工作岗位,共惠及学生25.3万人次。学生不仅通过不同岗位的劳动获得了奖助学金之外的补贴,还培养了自己的商业嗅觉。这一勤工助学模式,不仅是一个微型创业生态系统,更是一种全链条的“育人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创新创业实验田。

勤工助学新模式背后,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传统的勤工助学是“学校给岗位、学校发工资”,多侧重于“保障型”的经济援助,而“把公司交给学生运营、学校负责监督管理、学校补贴工资”模式则将其提升为一种“发展型”的教育手段。通过自负盈亏、自给自足的“校园公司”实践,学生们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支持,更在管理创新、团队协作、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得到了锻炼,实现了综合发展。

高校可尝试创设真实的商业环境,将勤工助学与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相结合,而非仅仅停留在提供简单劳务的层面。通过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学生们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在劳动与工作中尝试创新思维,实践创业理念,进而提升走向社会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硬实力。

此外,通过将勤工助学纳入劳动教育学分体系,高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驱力。将勤工助学与学生成绩挂钩,可以赋予勤工助学更强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导向,使其不再停留于表面经济上的补充,而是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分认定,学校可以更规范地引导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并对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这也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校园公司”的健康运营并非易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各项潜在问题,需要高校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普及经营所需的法律学习课程、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意识教育和防范诈骗培训、建立系统且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专业指导团队为学生们提供咨询和帮助,为“校园公司”安全有序地运行保驾护航。

“校园公司”的成功实践为高校勤工助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而非昙花一现的试点项目,需要学校在制度方案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保障体系等多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长期投入。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勤工助学模式,同时持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变化和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变化,不断优化其运行效率和教育效果,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为推动勤工助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学校、社会和政府三方需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在学校层面,可以将勤工助学与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包括将勤工助学项目纳入创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案例分析和模拟经营机会。同时,高校应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导师库,邀请成功的创业者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指导和帮助。

在社会层面,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报道成功案例、分享经验等方式,宣传勤工助学新模式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企业及社会组织可举办各类创业竞赛、讲座、论坛等公共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进一步推广创新创业文化,提升社会对勤工助学新模式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在政府层面,需要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包括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创新项目;为高校提供资金补贴,支持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开展相关培训;加强对勤工助学项目的风险监管,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运营,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真正将勤工助学打造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