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医保基金要用好自查自纠这一利器

时本

根据国家医保局1月11日发布的通知,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将启动。这是国家医保局继2024年首次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工作后,第二年开展这项工作。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是医保部门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强化自我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医疗行为点多面广、数量巨大、极度分散,监督人员很难做到亲力亲为。去年查获的骗保案件不少,多是通过自查自纠发现线索,再由飞行检查跟进调查,从而克服了人手不足等难题。此外,当自查自纠成为医药机构的日常责任,可提升机构的守法意识与自我监督意识。无论预防违法违规行为还是执法监督,自查自纠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作用均不容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自查自纠的范围大幅扩大,从定点医疗机构一类主体,延伸至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类主体。自查自纠的项目,在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对重复收费、过度诊疗等典型问题,国家医保局制发了问题清单。范围扩大、力度更强,今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效果更值得期待。

但也要看到,现在违法使用医保基金等行为仍然存在,自查自纠要有敢于碰硬、敢于揭丑的勇气。去年一些机构自查自纠发现问题为零、清退资金为零,表面上看是依法使用医保基金的“好榜样”,但通过飞行检查则发现仍存在超标准收费、过度诊疗、分解收费、重复收费、串换项目等违法行为。自查自纠实质上是一场自我革命,医药机构要有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

自查自纠属于自律范畴,但须以强有力的他律为基础。多数医药机构能将自查自纠当成改进与提升的机会,发现问题决不护短。在这样的医药机构里,即使发现一些问题,处罚也可适当从宽。也有少数医药机构对自查自纠敷衍应付,对已提供清单的问题不主动自查整改,履行自我管理的主体责任不到位,对这样的医药机构,理当予以从重或加倍处罚。医药机构对待自查自纠的态度各不相同,监管部门要根据不同的情势做好区别对待,只有宽严相济,才能发挥出自查自纠的巨大威力。

自查自纠、飞行检查、日常监管、智能监管等医保基金监督方式各有侧重,内部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也各有所长。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要善用各种工具,尤其是医药机构内部监督和自查自纠处于监督的前端,具有抓早抓小的作用,用好这个“利器”,不仅违法违规现象可望大幅度减少,而且后端各环节的监督压力也会明显减轻。不同方式和各环节的监督环环相扣,才能让每一分“看病钱”“救命钱”都能够得到严管和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