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取消罗某某等75人2025年上半年成人学士学位申请资格的通告》在网上引发关注。据大皖新闻报道,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布通告,取消罗某某等75人2025年上半年成人学士学位申请资格,原因是其毕业论文文字重复率超过50%,被认定为不合格。虽然被取消资格的75人,在该校申请成人学士学位的四五千人中占比不高,但这一决定依然具有标志性意义——成人教育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标准,严守学术与诚信规范。
近些年,成人教育招生规模稳步增长,成为不少在职者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有关其质量、成色的争议也时有出现。从成人教育是不是“水文凭”的社会偏见,到长期存在的“论文代写”灰色产业链,都在提醒我们:不论是为了给成人教育“正名”,还是为了维护高等教育的秩序,成人教育都不能成为学术监管的“盲区”。
江西师大此次“动真格”,体现了学校维护学术规范的态度,也划出了底线。在社会高度关注“学历含金量”的当下,一旦学术标准松动,不仅损害高校声誉,也会让整个学历体系的公信力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除了涉及人数较多、高校处理明确外,还与公众对“成人教育是不是走过场”的普遍质疑相关。近年来,部分社会舆论将成人学历与“水文凭”之间画上等号,认为其学业强度不足、学术监管乏力、论文流于形式。这种观感固然是以偏概全的看法,但也并非毫无依据。仅靠一所高校的一次论文查重清退,并不足以彻底扭转成人教育的形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大高校,都应在教学管理、过程考核、论文指导等环节中对学生做好监督和引导。对成人教育而言,真正的问题不仅体现在“最后一公里”的论文上,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与学术质量管理链条。
对学习者来说,读书不是“走过场”,写论文也不只是为了“交差”。成人教育中的“成人”二字既是受教育者的身份标签,也意味着他们在学习中,理当表现出成年人应有的规则意识与诚信精神。如果有人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搞张学位证”,以抄袭、代写等方式糊弄学校,其实也是在糊弄自己,完全背离了终身学习、自我完善的初衷。就此而言,高校对不诚信的学生做出处罚,既是必要的管理行为,也是在规则意识层面,给更多求学者提了一个醒。
当然,高校在处置此类问题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宽严相济、有理有据。学校设定文字重复率不得超过50%的红线,客观来说要求不算很高,可谓考虑了成人教育的自身特点,兼顾了高等教育的严要求和成人学习的特殊性。这次,江西师范大学方面就表示:这次被取消资格的学生,如果符合延期申请资格,可以在2025年下半年重新提交申请。这既体现了高校的制度刚性,也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回转余地。不过,为了防止“下半年再申请一次”成为少数人蒙混过关的路径,校方在后续审核过程中还需保持监督力度,不可对补交的论文降低标准,如此才能让这些学生真心改过,形成有效震慑。
如今,越来越多职场人士主动回到高校,试图通过学习自我提升。守住成人教育的底线,既是为了让努力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也是为了拓宽这条让人可以“再出发”的教育路径。期待各大高校和主管部门持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推动成人教育健康发展。(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