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华
面对复杂局面,各地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稳岗政策,企业积极拓市场纳人才。各方全力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其中3月份为5.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岗位挖潜扩容、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今年以来,在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背景下,多地正通过政策“组合拳”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推动就业形势在总体稳定基础上不断改善。随着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和增强,稳就业、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落地落细发挥合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业的新机遇、新空间不断显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大量新行业新岗位,我国就业基础不断稳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稳就业,经济发展是根本。就业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所以稳就业的前提是稳经济。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国内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用工需求增加,促进就业形势整体好转;服务业增势较好,促进就业容量扩大,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较快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稳健增长带动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显著提升。据智联招聘数据,在线生活服务、交通物流、养老看护和居民服务等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3%、35%、17%和10%。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就业活力迸发。从智联招聘数据看,一季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0%、10%;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4%、18%。就业市场数据印证了产业结构优化与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推进,展现出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的发展韧性,这为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就业市场供需两端都在积极发力,有利因素不断显现。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不小,部分群体就业还存在一定困难。随着外部不利影响加深,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和稳岗挑战。为了更好应对就业挑战,满足就业需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促进就业,稳就业还需要持续加力。对此,必须进一步激发市场吸纳就业活力,一方面,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在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范围和支持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员供给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使供需更匹配、就业结构更优化。
就业,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牵着千万家庭。就业的饭碗端稳了,人们才能安定,发展才能从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作为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目标,这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体现出加大力度稳就业惠民生的鲜明导向。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形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