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华东师范大学)
近日,一则“店员换变味卤鸭躲过一劫”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一店员打包卤鸭时发现变味,他转身为顾客更换新鲜货品,此时原位置上的天花板突然掉落,店员幸运躲过一劫。起初被赞为“好人有好报极速版”,后却被证实为摆拍,令人唏嘘。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对网络内容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也反映出当下一些自媒体为博眼球不择手段的乱象,更让我们看到,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变味的不仅仅是视频里那只卤味鸭脖,还有部分人对真实和道德的坚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为了吸引更多关注,获取流量变现,一些创作者不惜违背道德底线,炮制虚假内容。“店员换变味卤鸭躲过一劫”的摆拍视频便是典型。视频中,店员的“善举”与突如其来的天花板掉落,情节太过巧合,充满戏剧性,仿佛是精心编排的剧本。这种利用公众对正能量的期待和善良本性,骗取关注和点赞的行为,是对观众情感的亵渎,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
虚假摆拍视频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它误导公众认知。当人们看到这样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和赞扬,会自然而然地信以为真,从而对现实世界产生错误判断。如果类似摆拍行为屡禁不止,公众可能会对真正的正能量事件也产生怀疑,导致社会信任体系受损。另一方面,摆拍视频挤压了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平台的流量有限,虚假视频的火爆意味着真正有价值、真实反映生活的内容难以得到足够关注,不利于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除了摆拍事件,近年来卤味行业自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曾经红极一时的卤味“三巨头”,如今业绩集体下滑,发展失速。究其原因,价格过高。一斤鸭脖动辄四五十元甚至更贵,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被调侃为“卤味刺客”。原本是亲民小吃的卤味,因价格脱离大众消费水平,逐渐失去市场。
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频频刺痛消费者的心。从门店卫生状况堪忧,到产品被曝光存在微生物超标等质量问题,每一次负面新闻都在消磨消费者的信任。当消费者在享受美食时还要担心健康风险,又怎会愿意再次买单?此外,口味单一、缺乏创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休闲食品市场中,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卤味行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于自媒体创作者而言,应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白流量不是目的,而是传递有价值内容的结果。只有坚持真实、真诚创作,才能赢得观众长久喜爱和尊重。平台也需肩负起监管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加大对摆拍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规成本,让虚假视频无处遁形。
就卤味行业来说,企业需回归产品本质,合理定价,提升品质。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新颖口味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同时,企业也要注重品牌形象塑造,通过优质服务和产品质量赢得口碑,而非靠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
此次“店员换变味卤鸭躲过一劫系摆拍”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无论是网络内容创作还是商业经营,都不应被短期利益蒙蔽双眼,而丢掉最基本的真实和诚信。只有坚守底线,回归本真,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不变“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