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宁波市慈善总会再次收到“顺其自然”110万元捐款,这次署的名是“其其”。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每年初冬寒意渐起的11月或12月,这股“沉默”的善意如约而至。自1999年起从未爽约,27年间累计捐款已达1796万元。
固定的时间、稳定的频率、始终如一的隐名……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顺其自然”以近乎仪式感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确定的善”。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更何况是隐姓埋名、不声不响地坚持二十七载?
“顺其自然”始终默默践行着一种朴素信念:善,不必张扬;行,贵在恒常。在变动不居的世界里,这份“确定的善”,不仅照亮了无数寒门学子的前路,更映照出一种稀缺而珍贵的精神定力。
同样值得欣喜的是,这份善的“确定性”已转化为制度化的温暖。根据顺其自然的意愿,20多年来,宁波市慈善总会一直坚持将善款用于助学、教育方向,并通过各类媒体对每一笔善款的使用进行公布。在善款的帮助下,一批批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反哺家庭、建设家乡。善意由此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结出真实可感的果实。
27年坚守,这份“确定的善”不断生长,一次次叩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加相信:世事变化无常,但总有些东西始终不变,值得守护,比如良知,比如承诺,比如对未来的希望。
这种“确定性”,不仅属于慈善领域,更是个人乃至社会前行的深层力量。面对诱惑与挫折,我们能否心如磐石,建立不被外力轻易撼动的精神坐标?小至个体,大至国家,皆需如此,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份内在的稳定感,将成为穿越迷雾的灯塔。
微光成炬,恒常即光。找到自己相信的事,并坚持下去。教师三尺讲台数十载,科研工作者甘坐冷板凳,基层干部扎根乡土,普通劳动者风雨中扛起家庭责任……平凡的人们也可以在不确定中践行着自己的“确定”。正是无数这样的坚守,构成了社会稳固的底盘,编织起文明坚韧的经纬。
愿“顺其自然”带给我们的这份初冬暖意,能唤醒更多人心中那份“确定的力量”:不必惊天动地,但求久久为功;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日常坚守之中。(朱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