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督促学生“坐前排”,更应激发其“前排渴望”

红网 刘一昂(吉林大学)

近期,全国多地高校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河南工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长春大学等高校着重强调了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现象的检查。针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问题,有的高校要求学生干部等人带头坐前排,还有的高校单位规定,学生多次违反规定可能需要家长来校“陪读”,消息一出,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站在高校的角度,督促学生上课坐前排听讲、记笔记,希望学生认真听课、学有所获,这样的初衷可以理解。在一般认知里,“坐前排”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示学生愿意接近老师,愿意和老师互动,这样也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可是,对抬头率、到课率以及学生入座率进行“三率”检查,甚至要求家长“陪读”,用对待中小学生的办法管理大学生,这样的做法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毕竟,“坐前排”不等于“学得好”,不管坐在哪里,让学生真正学进去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采取五花八门的督促措施,就算能短时间内提高“上座率”,最终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反而取得相反的效果。

同时,将“前排坐不满”的板子打在学生身上,也是有失偏颇的。与其把眼光放在“前排”,不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坐在“后排”?不可置否,确实有部分坐在后排的学生是在“摸鱼”,但换个角度想,就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近些年,大学“水课”问题屡屡引发吐槽,有的课程还在沿用老旧的教材,和实践严重脱轨,还有的老师上课就是念PPT,照本宣科、应付了事,试问,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吸引学生“填满前排”呢?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课堂味同嚼蜡,学生不愿意坐在前排,要靠查出勤维持“上座率”,那自然也有课堂干货满满,学生争相抢“前排”。比如,前段时间,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推出的“恋爱心理课”,就受到学生的追捧,座无虚席。再比如,此前走红的哲学教授苏德超就因在课堂上讲“反内卷”,带领大家思考“人生的意义”,让自己的课堂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可见,大学生并不是不想坐在前排,关键在于能不能调动他们的“前排渴望”。提高课程的深度,挤去课程的“水分”,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拥抱“前排”,这才高等教育的意义所在。

显然,过于强调前排率、抬头率、互动率等,其实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并没有深究背后的原因,这种形式导向的做法,是无助于问题解决的。说到底,学风建设应该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学校要提升课堂的质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淘汰一些“脱节”的课程,变“水课”为知识满满的“金课”,满足学生对课堂更高的期待,不断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只有双方携手前行,才能避免学风建设流于形式,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