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 吴睿鸫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是中国人口第一大县,2022年有户籍人口229.3万。今年8月,临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当地5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占2022年全县幼儿园总数的11.8%,占全县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4.5%。(11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实际上,不只是我国人口第一大县出现了“幼儿园关停潮”,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接连传出幼儿园大面积关停的消息。比如,海南省海口市民办幼儿园年检近日结束后,共有33所幼儿园停办,占全市民办幼儿园总数的6.4%;今年9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17所幼儿园终止办学,占该区2022年幼儿园总数的7.8%。
从昔日的“入园难”“入园贵”到眼下的“一孩难求”,适龄幼儿急剧下降是造成当前幼儿园关停的直接“导火索”。据2023年7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幼儿园总数比上年减少5610所,其中很大部分是民办园。根据出生人口变化,明年我国的在园幼儿数比2022年在园幼儿数还会减少900万左右。可以想见的是,若不未雨绸缪,采取应对之举,“幼儿园关停潮”不仅不会停歇,还会加快。
若想有效遏制“幼儿园关停潮”,首先要大力发展托育服务。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指出,目前国内0-3岁婴幼儿约4000万,据调查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较强托育服务需求,但实际供给仅5.5%左右。《“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努力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因此,国家层面不妨出台具体且操作性强的顶层制度设计,将2至3岁幼儿纳入学前教育,鼓励社会资本力量参与,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这不仅能有效平衡幼儿园学位数“剩余”与托位数“不足”问题,也能扭转幼儿园生源不足的现象,从而促进托育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颇具欣慰的是,今年1月,上海市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将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合并立法,强力保障“幼有善育”,走在全国的前面,值得各地参考与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应当及时调整办园规划布局,全力推进“小园小班”建设。从学龄人口、入学半径、域内统筹等为着眼点,根据城市与乡村不同情况,区别考量,全面优化幼儿园布局。2016年3月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而发达国家的幼儿园班额均在20人以下,比如,美国幼儿教育班额标准通常在10至20人左右。
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做法,大幅度精减班额,提高师幼比例,是眼下应对“幼儿园关停潮”的最优选项。一方面,这能够切实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破解老师富余、学位冗余问题,另一方面,将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出生人口再次出现反弹,这能给幼儿园重新接纳新增的适龄儿童,留下可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