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感监管释放更多有感效应

李英锋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正在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通过视频AI识别、设备感知、物联感知、数据比对、大数据筛查、远程检查、网络巡查、企业自主提交材料等8种非现场监管方式,让“无感监管”走进各行各业。据悉,在科技赋能的加持下,北京计划到2026年将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

传统的监管模式往往依赖于人力密集型的“到场式”“巡街式”“拉网式”“突击式”检查,不仅消耗大量执法资源,而且难以避免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干扰。而非现场监管则更多依靠科技力量、数据力量、创新力量,可以有效延伸监管触角,拓宽监管范围,增强监管韧性,提升监管精准性、公平性,减轻监管负担,优化监管效能。

执法人员的数量、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难以对企业的相关点位实现不间断、无死角监管,即便接到了问题线索,执法人员做出反应、到场处置也有一定的时效限制。相关的非现场监管设备、数据等要素的时间和精力在理论上则是无限的,可以实现对企业相关点位的全天候监管,且能对相关问题或嫌疑进行精准捕捉、实时记录。尽管在不少情况下还需要执法人员进一步的甄别、核实、评估、处置,但非现场监管要素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很多环节有效替代了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管,给执法人员提供了更翔实、更准确、更具时效性的现场信息,让监管更加到位,更加精准。

在餐饮行业,后厨监管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而非现场监管就是一把破题的钥匙。在餐饮企业安装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摄像头,并接入市场监管部门的事中监管系统,可以借助AI识别技术,实时智能识别餐饮工作人员口罩和厨师帽佩戴、抽烟、水池使用、老鼠活动等10项内容,并将异常行为截图上传。如此一来,执法人员无需到达现场,就能通过系统监管餐饮企业的动态,发现异常并进行定性、督导整改、上门检查等处理。这种科技赋能的监管模式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还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

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管还可能受执法素质、主观意识、作风等因素的影响,而非现场监管是程序化监管,遵循的是统一的标准范式,一般不会受到人情、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监管会更加规范、公平、公正。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非现场监管所营造的“无感监管”模式只是减少了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管,只是让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对作为执法者的“人”无感了或感觉减少了,但并不会弱化其他替代性要素的现场监管,并不会降低整体的监管标准与强度。恰恰相反,随着非现场监管体制的日益完善,监管会越来越到位,监管的效果会越来越好,监管也会变成无处不在的眼睛、无处不在的手,会释放出更强的“有感效应”。

非现场监管是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效能的积极探索,既顺应了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需求,也顺应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的需求。今后,相关监管部门应不断总结非现场监管的经验,建立健全与非现场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技术措施,推进监管信息共享,优化监管流程,强化执法培训,为非现场监管提供全面坚实的要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