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业充满AI味”,问题出在哪儿

一篇7000字的结课报告,大三学生傅雪在AI的辅助下,仅用一周便完成了,比以往至少省去了一半的时间。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几年,拥抱AI工具已在高校之中成为趋势,很多学生开始习惯借助AI完成论文。然而,不少高校教师却对此持保留态度,多位老师表示,在国内高校中,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写作能力欠缺已经成为一种通病。有老师直言,一些学生交给老师的原创作业“充满了AI味,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痕迹”。看得多了,这位老师甚至能辨别出学生们使用的是哪一家的大模型。

学生想方设法使用AI工具、老师不得不化身“福尔摩斯”鉴定原创成色的内耗状态,显然并非大学教育的理想样貌。对此,高校简单“一禁了之”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如何有效划定使用AI工具的边界,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大学生将AI工具作为学术“小助手”,使其代劳一些前期准备和重复性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妥。比如,在临近期末、毕业等时期,学生大多面临多线程任务,时间本就非常宝贵。这时,在准备小组展示时输入发言提纲,由AI工具转化成精致美观的PPT,无疑能省去不少复制、粘贴、调整格式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放在打磨内容上;准备毕业论文时,借助AI工具帮助自己检索主要文献,在了解相关文献核心内容后,基于自身研究重点再作精读,也能提升研究效率。

只是,当AI工具成了纯粹的“代写工具”,或是让AI代劳过多,以至于出现数据来源不权威、“车轱辘话来回说”等问题,恐怕就逾越了合理边界。不管是读书报告,还是小组作业、课程论文,其目的都是锻炼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思维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接到任务后转手“外包”给AI工具,一时是省心了,却让自己错失了宝贵的知识探索、思维碰撞的过程,丧失了自我磨砺、提高能力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AI工具的使用规范不能是笔“糊涂账”,相关模糊地带有必要被进一步厘清。除了在原则上要求学生不能违规使用AI工具外,高校也有必要细化规范,明确AI工具的使用在哪些具体环节是被允许的、哪些不当应用属于学术不端、是否需要标注使用情况等,并开设相关指导课程,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养成良好的AI工具使用习惯。

在这一方面,一些先行者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就明确: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需对相关内容进行标红,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复旦大学发布的《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也提出“六个禁止”,比如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等。有了细化要求和相应惩处措施后,学生也就有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同时,对于AI代写情况,也不能只靠教师“凭经验判断”。加强高校同业界的合作,推出更加可靠的“AI率”检测工具,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才能更科学地界定何为过度使用AI工具,继而实现有效规范。

当然还要看到,除了偷懒思维外,一些学生之所以会过度依赖AI工具,也有一些无奈之处。就拿毕业论文来说,中国青年报社2021年展开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毕业生表示毕业论文有难度,57.5%的毕业生感觉学术训练不够,不知如何下手。可想而知,当毕业论文截止日期不断逼近,而自己又缺乏学术指导和助力时,学生便很可能转而向AI工具“求助”。

这提醒各大高校,在规范AI工具使用的同时,也要“看见”学生写论文难、整理文献难等现实困境,通过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强化导师指导职责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其面对学术任务时更加从容,不至于被迫向AI工具“求救”。(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