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歌、村晚、“村越”“村BA”、村超……一段时间以来,“村字头”文体活动持续火热,乡村博物馆、美术馆等蓬勃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据《工人日报》报道,日前,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徐村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当代艺术展,展出油画、国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乡亲们前来观赏。徐村2023年建成了青岛市目前唯一一家村级美术馆,已连续举办了乡村艺术联展、国际水彩画展等高水平、综合性展览,开阔了乡亲们的文化和艺术视野。
在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中,山东淄博农民杜深忠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但却热爱书法、痴迷琵琶;在妻子指责他“过日子心里没数”的时候,杜深忠理直气壮地表示,人活着不能光想吃饭,精神也要“吃饭”。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村民们也需要“精神食粮”,也需要更有品质的精神滋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村民的精神文化诉求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尊重。清新而稀缺的“村级美术馆”,说到底满足了村民们井喷的精神文化诉求。浙江杭州的“乡村博物馆第一村”也好,山东青岛唯一一家“村级美术馆”也罢,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更多公共资源“下沉”到乡村。
“发展的列车匆匆地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将心灵的地图抛在脑后”,诗意化的语言,道出令人痛心的“价值失落”。的确,与“钱袋子”鼓不鼓相比,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建设明显“慢了一拍”;通过更多元、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来丰富精神世界,何乐而不为。
有人习惯先入为主地断定“村级美术馆”是一种资源浪费,他们觉得村民缺乏相应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实际上,作为青岛的网红打卡村,徐村不仅是村民乐享生活的居所,也以其独特的文化气质吸引了很多游客包括不少艺术家,“村级美术馆”非但没有浪费资源,反而为农村文旅融合注入了新的动能。
对美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丰富的精神供给涵养“美丽心灵”,美育的作用不容小觑;更何况,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与学历没有必然的关联,有些村民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们却有着很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那种将美术馆和乡村人为区隔开来的陈旧观念,说到底就是一种“傲慢与偏见”和“文化枷锁”。
徐村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庄,如今已经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蝶变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成为现实。当“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的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乡村也有人气,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村级美术馆”可谓生逢其时。可以说,“村字头”文体活动就像一扇窗,正在让更多乡村风土人情被看见、被发掘。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乡村同样需要“精神食粮”。只有接近美、欣赏美,涵养“美丽心灵”,才能发现美、创造美,用心用情拥抱美好生活,乡村美术馆、博物馆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不管是村美术馆还是村晚村超,发展“村字头”文化绝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路径。只有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才能有助于挖掘乡村文化的多元价值。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