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丽江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进入丽江古城未按照规定缴纳维护费的,由古城保护管理机构责令缴纳,征收标准为每人单次50元,有效期延长至365天。(7月17日 澎湃新闻)
《办法》明确,丽江古城维护费是专项用于古城保护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范围涵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片区域。资金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执收单位需设立专用汇缴结算账户,专项用于古城保护,严禁挪作他用。《办法》还列明本地户籍人员、60岁以上老人等八类人员可免缴维护费。
这则消息,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一些媒体以“游客进入丽江古城要交钱了”为题进行报道,扎眼的字句让不少网友“破防”。有媒体评论提醒丽江“仔细掂量”此举得失,“要经得起市场检验”。
其实,围绕丽江古城维护费收不收、怎么收等问题,利益攸关方博弈延宕十余年。据了解,早在2007年当地就制定了《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办法》,后因商家抵制及舆论质疑而多次调整。此次新规定收费标准由80元/人调整为50元/人,有效期由一个星期延长为365天;收费对象由过去仅限团队游客,调整为团队和散客一并缴纳。可见,网友说“进城都要交钱”,并非空穴来风。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维护任务重、资金压力大。有数据显示,古城保护管理年均支出约2.9亿元,从“申遗”成功到现在,古城维护投入48亿元,而维护费累计征收仅41亿元,缺口不小。况且,此前只对团队游客征收,对散客网开一面,显然有失公平。因此,古城维护费征收“优化”“扩围”,有其合理性。
众所周知,维护费征收办法的调整,涉及每年前往古城参观的上千万游客及古城内近万户商家切身利益,事关丽江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重大政策变化。照理说,应当对此做广泛宣传、细致解释,以便推进收费工作的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关注到丽江古城收费新规,不是因为当地媒体报道,而是小红书认证账号“丽江古城”7月17日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检索资料发现,早在一个多月前,《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已审议通过,并于6月13日发布在市政府官方网站。不过,当地媒体对此未作任何报道。如此“低调”,令人费解。
丽江古城收费新规,牵涉多方利益调整,绝非小事一桩,公众愿闻其详。事实上,7月1日,丽江市政府办公室发布过相关政策解读文件,表明《办法》出台经过调研、起草、听证、公示、审议等程序。丽江不妨将更详细的决策信息公之于众,甚至大大方方召开新闻发布会作进一步解读,直面公众各种关切,而不是采取“冷处理”。这不仅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支持古城收费新规,也是依法行政应有之义。
来源:红网 徐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