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发布停业公告称,位于北京前门大街18号的蜡像馆将从10月1日起永久关闭。9月30日,记者实探闭馆前最后一天营业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馆内游客稀少,较为冷清。对于闭馆原因,官方公告称“由于租约到期以及品牌战略的规划调整”。
近日,江西景德镇一位鸡排摊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火爆全网。“你的口味就是我的标准”“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你不要拒绝美味”“鸡排免费,塑料袋6元”等金句频出,这种亲切幽默售卖方式被称做“脱口秀式”销售,摊主被网友称为“鸡排哥”。有关部门预计,得益于“鸡排哥”走红,国庆中秋假期景德镇将热闹非凡。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内设数十位娱乐体育明星蜡像的展馆,曾经门庭若市,如今经历了多年繁华之后悄然落幕。与此同时,一位坚守多年的鸡排摊主近日突然走红网络,开摊半小时排起200米长队,并从街头小贩摇身一变成为 当地“文旅推介官”。明星蜡像“失宠”与“鸡排哥”走红,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实则不乏时代隐喻,带来多重启示。
曾几何时,明星犹如大众仰望之“神”,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让人艳羡不已,与明星蜡像合影成为不少人炫耀资本。移动互联时代,信息过载、八卦泛滥,明星祛魅趋势持续演进。加上不时有明星负面信息被曝光,“完美人设”屡被打脸,多位明星的负面新闻被发酵后,其蜡像被移出相关展馆。头顶光环不再,IP效应式微,明星蜡像“失宠”自然不在话下。
反观“鸡排哥”,十余年起早贪黑,靠真诚和汗水赢得顾客青睐,收获广泛好评,进而走红网络。其言行既展现了普通奋斗者的乐观,又传递出小人物自嘲式幽默,与顾客热情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将“6元的鸡排卖出60元情绪价值”,一块小鸡排,满身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种消费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沉浸式体验,大家愿意排队等候数小时,也就不足为奇。
数字时代,也是造星时代。与打造传统明星IP不同,素人网红的刷屏具有偶然性,但不乏“真诚”“奋斗”“乐观”等容易引发共鸣且值得珍视的元素。正是因为如此,遇到适当机会时,“鸡排哥”“卤鹅哥”“发型师晓华”等才得以走红网络,实现自我价值。某种意义上说,“鸡排哥”们走红本身就是一场网络狂欢,网友们可以是消费者,也可成为内容共创者。
明星蜡像“失宠”与“鸡排哥”走红,与其说是商业逻辑迥异使然,不如说是有越来越多人平视而不是仰视明星的必然结果,凸显了明星轻易垄断公共话语资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更加容易被看见,草根逆袭叙事照样打动人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生活主角,并可以打造个人IP。这是草根之幸,也是社会之幸。
来源:红网 徐林生